广州人闲时总是喜欢和三五好友相约大排档,喝着啤酒、吃着小菜,看着车水马龙和过往行人,与好友谈天说地。大排档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并且成为一种文化,追溯源头,从何说起呢?

十个人里九个会写错这个字

        大牌档,通常人们会写成“大排档”,其实这是一个误写。大牌档源于香港,1921年,港英政府将小贩分成固定和流动两种牌照,前者称大牌,后者称小牌,固定的小贩档就称为“大牌档”。但最初,并非所有大牌档都是做饮食的。直至二战之后,为恢复经济,政府就发出在公众地方经营小型熟食档的特别牌照。由于这类熟食档属于固定小贩,所以亦是持有大牌。按规定,大牌需要悬挂在食档当眼处,于是人们便称这些食档做“大牌档”。

十个人里九个会写错这个字

        至于“大排档”的写法,则是香港街头大牌档风潮传入内地之后,人们误以为是“一排排的档口”,因而生出的。当然,近水楼台先得月,广州与香港内隔篱邻舍,大牌档自然是红火非常,广州人更将此发展为露天的宵夜场所的代名词。于是,宵夜就大牌档,歇脚就士多档。

十个人里九个会写错这个字

 

       那麽,在大牌档出现之前,广州人的宵夜生态又是如何的呢?民国时至解放初,广州人的宵夜生活与如今甚为不同。就如德昌茶楼,现在经已不复存在,老一撮的人或者尚记忆犹新。德昌出品的荷叶炒粉相当“盏”(好),但其通常开到下午四五点就会收铺。夜深之后,并没有什麽炒粉、潮州粥、麻辣烫之类的露天档口,就算真的“露天”,顶多是在骑楼底的走道上设下座位。这些食档,卖的都是凉粉、糖水之类的小食。流动的食档反而更多,有的卖卤水鸭头鸭翼、有的卖热蔗。最顶肚的,就是云吞面。小贩挑着担挑,前后各挂着一个木箱,前边的里头有炭炉生着火,载着面料、云吞,后边的箱放着碗筷。小贩一边行,一边敲着竹板,敲出“滴得、滴得”的声音,那音效甚似粤语中“食得、食得”一般。听到此独得的竹板声,真令人口水掂流。而有小炒的宵夜地方,则多为高消费的酒楼啦。

十个人里九个会写错这个字
       如果说与如今大众化的大牌档类似的食肆,记忆中的就是文革前在解放北路、应元路斜对面的“白云”了。那个年代,夜晚说书完了之后,年轻一辈的说书人就会跟着老前辈到那处宵夜,顺道向草根阶层探听坊间趣闻,收集民间俚语。“白云”是一间小食店,晚上兼做夜茶市,通常做到深夜才打烊,铺面甚小,座位要露天摆出街外。其时,甚多劳苦大众在此聚集,晚晚“爆棚”。经常人多,以至没有坐席,食客拿了食物索性就到街边食用,或席地而做,或坐在自己的三轮车上。不过大家都十分自觉,坐得再远,在老板伙计视线之外者,食完都绝不会走单。有时伙计忙不过来,就近的食客,甚至代为收钱,钱放入柜台,拍拍手,以示自己并无私取半分。
十个人里九个会写错这个字

      有人曾说:大排档不仅在于吃,几张小桌更是一片小江湖,翻炒出人情冷暖之地。广州人美好的一天,从酒楼“叹茶”开始,一盅两件成为早茶的代名词。而说到广州人一天的结束,那便是在大排档的杯盘狼藉中落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