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华网推出《新特色·新经济|游戏设计师揭秘中式美学如何圈粉全球》特别报道,走访多家游戏企业,探索如何通过游戏这一“数字桥梁”实现传统中式美学的全球表达。

http://gd.news.cn/20251119/37535ad7dbaf423cb17c57175871b62e/c.html
报道中,打造了三国IP金字招牌的灵犀互娱出品的《三国志·战略版》作为游戏与传统文化融合的典范被重点提及,获得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这篇由新华网、新华社广东分社、新华社国际传播平台联合出品的报道,肯定了中国游戏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探索与成就。

《三国志·战略版》发行制作人曾令鹏在视频中阐释了三国的IP内核——忠义勇谋,再加上合作和融合,并表示希望通过游戏引导不同的声音,形成社会性讨论,传递文化理念和价值观。


这些文化理念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设计、线上线下联动的文化实践以及深度的历史考据,将三国的历史文化具象化地融入到了游戏的内核中。

在线上,《三国志·战略版》始终致力于为玩家打造一个沉浸式的三国战场。游戏早期首创的自由行军系统,颠覆了同类游戏中传统的格子移动模式;在《赤壁之战》剧本中,引入水战火攻等三国历史上的经典战术;还有在《襄樊之战》剧本中,击毁堤坝可触发“水淹樊城”,点燃易燃地块形成“火烧博望”,燃烧后土地产量骤降50%,也很还原当时三国战场的天时地利的博弈。
对三国历史与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再现,是《三国志·战略版》文化实践的另一个重要维度。游戏团队联合官方机构与学术专家,持续推出了一系列基于年度剧本的纪录片。比如今年年初,在设计年度剧本《定军山之战》时,《三国志·战略版》联合新华社客户端推出纪录片《重走蜀道运粮路》,通过实地勘测与典籍考据相结合的方式,对金牛道、米仓道等古蜀道背后的历史进行系统性梳理,以微观视角展现定军山之战背后普通士兵和平民百姓的故事,得到了学术界和文旅部门的高度认可。这种更具象化、更有三国味道的表现形式,不局限于用文本陈述蜀道之艰,而是用一种更加沉浸感与代入感的方式,让观众发自内心地想要去了解文化、了解历史,这从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延伸了蜀道的文化内涵。

此类致力于“在历史的缝隙中挖掘史料”的严谨态度,同样体现在对“曹操一夜筑冰城”等历史奇谋的考据与复原上,这让游戏超越了娱乐产品本身,成为一座活化历史、引发公众对传统文化关注的桥梁。
在线下,《三国志·战略版》也成功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三国文化体验场。其标志性的“龙虎争霸赛”不仅是游戏内规模宏大的竞技盛事,更是一场文化盛宴。在第三届龙虎赛期间,主办方于成都武侯祠旁举办了以“再拜一次丞相,再走一次丞相的路,再重温一次武侯意志”为主题的三国文化游园会,囊括齐诵《出师表》、投壶游戏、古琴演奏以及特色蜀地文化体验等内容,让年轻玩家能够深度参与其中,从而感知一个更加鲜活的三国。

2025年龙虎赛重磅打造了“龙虎名人堂”,并将国内首个实体化的游戏“名人堂” 搬进了中国游戏博物馆里。博物馆内设立独立的“龙虎名人堂”展区,展出天子龙虎剑、龙虎金玺、龙虎酒樽、龙虎象棋、龙虎鼎等历届赛事专属实物荣誉。通过博物馆这一文化窗口,让玩家和公众都能够近距离感知游戏作为“新文化符号”的多元价值。


这也正是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对其予以肯定的深层原因——它成功地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活”了起来,并借助数字时代的载体,将其精髓传递给了全球的爱好者。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不是《三国志·战略版》首次获得主流权威媒体对其文化价值的认可。早在2025年初,游戏与新华社客户端联合出品的《重走蜀道运粮路》纪录片,就曾获得人民日报的官方点赞。此外,在由人民日报海外网主办的第六届全球华人生活短视频大赛中,灵犀互娱凭借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方面的实践,一举斩获“最佳创意奖”。更早些时候,游戏基于“潼关之战”剧本复现的“一夜筑冰城”历史奇谋,其相关纪录片不仅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关注,甚至还登上了复旦大学教授的课堂,成为探讨游戏文化承载能力的生动案例。这些来自不同权威平台的多次肯定,清晰地表明《三国志·战略版》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表达上的探索,已经形成了一种备受瞩目的“三战现象”。

展望未来,随着灵犀互娱持续深耕三国IP,并推出更多如《三国志·战略版》这样具有文化厚度的产品,我们有理由期待,这股源自东方的美学浪潮会涌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小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灵犀互娱探索文化传承新路径,新华网专栏聚焦《三国志·战略版》》https://www.gznf.net/market/15806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