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泡泡玛特旗下知名IP LABUBU迎来全球爆火。随着品牌全球化的高速发展,假冒伪劣、违法侵权的产品问题愈加严峻。今年,泡泡玛特持续加大在海外维权的投入,联合各国海关、警方、律所和政府部门,形成多层次、多领域的维权协作机制。凭借全球化法务团队的专业能力,泡泡玛特在境内外海关拦截、监管联合执法、重点案件诉讼、全平台下架侵权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全面打击侵权行为,守护来之不易的创意之光。
拦截假货近1000万件
今年一月至八月中旬,国内海关共拦截泡泡玛特侵权货品总数183万件,涉及237 批次,拟运往61个国家和地区。海关发布、各级海关官方公众号发布宣传文稿50多篇,新闻发布会屡次提及拦截假LABUBU,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据了解,为提高全球维权效率,泡泡玛特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海关备案,逐步开启境外海关拦截侵权产品。英国、荷兰、法国、意大利等地海关高频出手,仅荷兰就查获26万多件假货;截至目前,拦截假货总数791万件,涉及240多个批次;同时,泡泡玛特还提供了多语言防伪图鉴,涵盖THE MONSTERS、CRYBABY、星星人等热门IP产品,帮助一线执法人员快速辨别假货。

侵权产品往往五花八门,形象扭曲、做工粗糙、质量低下,有些造假团伙为规避风险,自作聪明“创新”出“究极缝合布”——THE MONSTERS可口可乐的罐子加上THE MONSTERS坐坐派对的LAFUFU,这粗制混搭常让消费者、执法者和法务团队倍感荒诞。
联合当地政府机关及机构组合出击
为了与更多力量形成全球围剿侵权行为的“合力”,泡泡玛特协同多地政府机关、机构联合打击侵权行为。在欧洲、北美、南美等地区持续开展打击侵权、维权呼吁、鉴定培训等切实有效的维权行动,取得了振奋人心的进展。
泡泡玛特与英国公平交易局及英国贸易标准办公室进行了36次联合打击侵权的行动,覆盖英国利物浦、伯明翰、威尔士等21个区域,开展“扫街”行动,所有街道商户收到政府公函。
美国海关和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PSC)多次发布警示,呼吁抵制假货LABUBU。泡泡玛特还聘请纽约前FBI调查员,联合纽约警方进行街道突击检查,有5家店铺经营者接受刑事指控。南美智利警方一次性查获超3万件侵权产品,当地多家主流媒体报道了智利警方的行动,提升了公众对打击假货行动的关注。

起诉多个国际知名品牌侵权行为
除了海关及其他政府层面的拦截行动,泡泡玛特2025年海外维权同样落实到了民事维权,面对国际知名品牌的侵权行为等多个高关注度的案件,泡泡玛特坚持推进诉讼程序,正在推动行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
今年6月,泡泡玛特接到消费者举报,称7-Eleven门店购买到了假货LABUBU。7月,泡泡玛特正式在加州正式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售假、披露供货渠道,并要求赔偿因售假造成的损失。在荷兰零售巨头Jumbo、Albert Heijn也发现了侵权产品。7月,泡泡玛特向荷兰海牙法院申请“单方临时禁令”,无需被告出席即可直接裁决。法院迅速批准,警告函与判决书当日送达荷兰大型连锁超市Jumbo;另一家零售商Albert Heijn仍在回应过程中,此案也被当地多家媒体报道,引发社会关注。

除了线下售假,线上平台也是全球假货流通的主要渠道。泡泡玛特已收集300+侵权链接,涉及多个跨境电商平台。通过“Schedule A”程序,泡泡玛特可以集中起诉多个匿名卖家,申请临时禁令和账户冻结,最大限度打击线上假货链条。
泡泡玛特正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进程。尽管不同国家的法律体系有所不同,但共同点是:售假者可能面临政府禁令、账户冻结、巨额罚款、民事及刑事起诉;消费者购买假货可能承担经济损失,甚至存在安全风险。假货泛滥同时也侵害了原创者的权益,阻碍创意的生长。
2025上半年,泡泡玛特在英国剑桥、印尼巴厘岛等地标性位置开设了首家门店,持续进驻全球知名地标。截至6月30日,泡泡玛特在全球18个国家开设了共571家门店。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138.8亿元,同比增长204.4%,经调整净利润47.1亿元,同比增长362.8%。四大区域业绩均实现超三位数增长,美洲增速超十倍,国际化战略迎来首轮爆发。
泡泡玛特相关负责人指出:“泡泡玛特将持续加速全球维权布局。当然,守护灵感的“战役”并非企业的独行——更需要每一位消费者的理解与支持。呼吁广大消费者务必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产品,依法履行申报义务。共同守护创意之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小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泡泡玛特加大海外维权投入,已在27个国家和地区完成海关备案》https://www.gznf.net/market/15267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