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强国建设意义重大。中建四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以多维度创新探索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充分发挥央企的示范引领作用。

战略筑基:构建双碳管理体系“四梁八柱”

中建四局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制定了《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及《中建四局碳达峰“个十百千万”工作计划》等配套措施,明确“2025转型突破、2030全面达峰和2060引领碳中和”三阶段路径,系统部署涵盖业务转型、科技创新等九大重点任务。同时建立“四级联动管理机制”:领导小组统筹决策、工作小组及专项组系统推进、专职研发中心技术支撑和二级单位专职实施,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体系。

技术赋能:“低碳建材+低碳建造+管理平台”三轮驱动,构建全产业链减碳体系

中建四局打造的“1+3+5+15+N”架构,由局科技与设计管理部统筹管理,依托工程技术研究院、贵州建科院、EPC设计院三大研发主体及其下设的建筑工业化、建筑人工智能、智能建造、双碳技术与绿色建造、绿色建材与智能检测五大研究中心开展核心技术研发,同时联动十五个事业部加速转化、若干个下属公司专业研究分院进行专项攻关,为建筑业“双碳”战略实施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

在技术研发层面,中建四局成功突破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开发并集成224项低碳细分技术,构建覆盖“低碳建材-低碳设计-低碳建造-低碳运维”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技术体系。

基于数十年的研发积淀,中建四局在低碳建材领域成果显著:其研发的复合固废低碳胶凝材料、高延性混凝土、磷废渣混凝土与全固废负碳砖已广泛应用于城市更新项目,降碳效益突出。在智能建造方面,云端建造工厂、十余类建筑机器人、移动清洁能源中心等创新产品的规模化应用,正全面推动建造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同时,中建四局自主研发的绿色建造碳排放监测管理平台,实现了建造及运营全流程分时、分区、分类碳管理,已服务上千个项目实现精准减排。

图片1.jpg

场景深耕:打造“建筑-园区-社区”三级绿色低碳示范标杆

中建四局将创新技术精准应用于新建、改造等全场景,打造了涵盖单体建筑、产业园区、城市社区的三级绿色低碳示范标杆。

建筑级:中建四局科创大厦——全国首座超170米近零能耗建筑

项目通过建筑本体节能设计、能源系统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等三大维度13项节能降碳专项设计,实现综合节能率61%、年节电400万度、减碳2090吨(减碳率58.9%),以近零能耗建筑、绿建三星、金级碳中和建筑、国家发改委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LEED金级、WELL金级认证为目标,目前已成功获得多项认证证书。

图片2.jpg

园区级:贵州建科院园区——全国首个50年老旧园区零碳改造

项目实现建筑、交通、市政、能源、景观等全系统绿色焕新,集成34项节能设计与60项低碳技术,涵盖低碳建材、低碳建造、低碳运维、植物碳汇等。改造后,年碳减排量超过运营碳排放,实现“零碳”并迈向“负碳”。

图片31.png

社区级:厦门围里社区——低碳改造+碳普惠新样板

项目经31项节能降碳改造,实现建筑节能率提升20%,年光伏发电量达27万度,碳减排量达155吨。同时,项目引入社区碳普惠机制,激励数十万居民参与绿色用能、垃圾分类、低碳出行等低碳行为,创新社区低碳转型模式。

图片4.jpg

中建四局通过战略引领、科技创新与场景实践深度融合,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探索建筑业双碳转型路径。这些创新成果的推广,正加速行业低碳蜕变,为美丽中国建设注入强大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