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近1亿慢阻肺病患者,每年因为慢阻肺病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其中40岁以上慢阻肺病发病率超13%[1]。然而,慢阻肺疾病的公众知晓率还不足10%,仅有约3%的慢阻肺病患者知道自己患病[2],慢阻肺病防、诊、治不足局面严峻。
2024年5月25日,“2024南山呼吸健康论坛”在广州开幕,院士、学者、行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国内外100逾位呼吸领域顶尖专家共同探讨呼吸疾病话题,会上钟南山院士强调,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呼吸疾病的防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紧密围绕“疾病预防”“健康促进”两个战略主题,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进行战略性转型。而对于慢阻肺病,100个慢阻肺病患者中,不到1人知道自己得慢阻肺病,由于早期症状易被忽视,发现时肺功能损伤往往已经进入中后期,失去了早期治疗机会,社会各界仍需加强对于呼吸健康的关注,呼吁大家要像测量血压一样在每年的健康检查中测量肺功能,提高呼吸健康的水平。
慢阻肺跃升为第三大死因,可防可治需“赶早”
慢阻肺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持续气流受限,具体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等,由于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得比较隐秘,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认知且认知存在误区,导致错过最佳控制和治疗时机,引发严重后果。
除了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外,慢阻肺病更是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全球每分钟有2.5人因慢阻肺病去世,慢阻肺病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死因[3]。而急性加重是慢阻肺病致死的关键因素,一旦发生急性加重,患者肺功能将加速恶化,部分患者肺功能甚至无法恢复至基线水平,且慢阻肺病的致死率会显著提高,22%的慢阻肺病患者在首次重度急性加重后一年内死亡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4]。不仅如此,每当经历急性加重,患者都会感到濒死感,使其处于极度恐慌中,令患者遭受身心双重折磨。
需要关注的是,慢阻肺病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由于致病原因非常相似,慢阻肺病患者还易发展出肺癌并发症。除此之外,其还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急性加重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将随之增高[5]。这都是致使慢阻肺病拥有高死亡率的显著影响因素[6]。
然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一个可以预防,可以治疗和控制的疾病,积极控制症状,早诊早治,规律用药,大部分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多人可以获得正常人差不多的生存预期。
慢阻肺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茶碱及其他药物(祛痰药、抗氧化剂等),前2者主要以吸入剂型为主,由于吸入药物能够通过呼吸道直接到达肺部、起效更快、作用效果更好,全身不良反应小,因此权威指南建议治疗药物遵循优先选择吸入药物的原则[7]。炎症是导致慢阻肺病发生与急性加重的主要诱因之一[8],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局部作用疗效好,持久抗炎的同时具有较良好的安全性,是慢阻肺病治疗中基础常用药物之一。采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并降低急性加重风险。
防治“突破点”在基层,慢阻肺病纳入公卫成为重要“抓手”
作为我国致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9],慢阻肺病并没有获得与其致命性相对等的大众认知度和基础医疗条件。公众甚至是基层医护人员对慢阻肺病普遍缺乏了解,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甚至没有配备诊疗慢阻肺病的相关医疗设备。且慢阻肺病早期症状不明显,疾病进展得比较隐秘,往往导致延误早期发现干预时机。如错过治疗时机或疾病稳定期缺乏规范化治疗,均可导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调查显示,我国仅有35%慢阻肺病患者病情控制稳定,仅仅约半数患者遵从医嘱用药[10]。
与糖尿病、高血压这两类慢性病一样,慢阻肺也需要长期用药、随访管理、康复治疗。坚持长期规范治疗,不仅可以改善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同时可以有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经济花费等。而实际治疗中,常常有一些患者只有在病重就医时才会使用药物,且时常用用停停,非但起不到控制慢阻肺病症状的作用,并且擅自停药还容易导致气道炎症的反复、最后导致急性加重风险增加。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首诊机构,在慢阻肺病高危人群筛查、长期随访管理、康复治疗等方面发着挥重大作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是解决慢阻肺病防控不足问题的关键。充分发挥基层卫生机构在防治慢阻肺中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建立早识别、早发现、长期规范治疗的意识,也可以帮助医生加强疾病的咨询与评估,实现早筛查与早治疗。
对此,钟南山院士也多次强调呼吁,将慢阻肺病纳入国家疾病公共卫生服务进行管理,一方面能够助力提升基层医疗诊疗水平,让基层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尽早控制疾病进展;另一方面,基层诊疗条件提升后,患者的双向转诊流程也会随之通畅,患者可以在家门口管理好疾病,那么慢阻肺病的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疾病负担也能够降下来。
与此同时,慢阻肺病患者需要做好长期生活管理,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1] The Burden of COPD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Jun 3;10:859499.
[2] Wang C, Xu J, Yang L, 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 (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 [CPH] study): 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 Lancet, 2018, 391(10131): 1706‐1717. DOI: 10.1016/S0140‐6736(18)30841‐9.
[3]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tephanie A Christenson, MD , Benjamin M Smith, MD , Prof Mona Bafadhel, PhD Published: May 06,2022
[4] 钟南山,2022,肺腑之言、对话呼吸 第1期| 优化慢阻肺急性加重预防策略http://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1/02/c5898514.html?colID=1275&firstColID=8040 南方plus
[5] Donaldson GC et al.Chest 2010;137:1091-1097.访问日期:2024/5/23
[6] 谭星宇,2016,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3249570341214409853,快速问医生.访问日期:2024/5/23
[7]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 [J] .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8,17( 11 ): 871-877.
[8] Global Strategy For Preven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PD: 2023 Report.
[9] The Burden of COPD in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Front Public Health. 2022 Jun 3;10:859499.
[10] 张荣葆,谭星宇,等.长期系统教育管理可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控制水平[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4,13(5):440-444.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小麦,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慢阻肺防、诊、治不足,40岁以上人群,要像关注血压一样关注肺功能》https://www.gznf.net/market/125474.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