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我们在香港的娱乐圈看见艳照门;2025年,我们在大连的大学看见一场“国格”羞辱。换了主角、平台、时代,没换的,是羞耻为何总落在女性身上。
去年末,一名大连女大学生,因与一名外籍男子发生亲密关系,被对方上传了未打码的视频和照片,引发舆论风暴。
校方随后发布公告,指其行为“有损国格、校誉”,拟予以开除学籍,并公开了她的全名。一夜之间,“崇洋媚外”“自甘堕落”“丢中国人脸”等标签接踵而至。

▲图源网络
这一幕,令人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十七年前,那个曾震惊省港澳的“艳照门”事件……
更恶劣的他,却更安全?
2008年,陈冠希的电脑送修,数百张女星私密照片被擅自复制并泄露,引发“艳照门”风波。虽然他在道德层面受到质疑,但从法律与事实层面来看,影像并非他主动传播。事发后,他召开记者会公开道歉,并宣布永久退出娱乐圈,承担了相当沉重的社会后果。

▲图源网络
而这次的大连事件中,外籍男子 Zeus 并非“被动泄露”,而是主动拍摄、主动上传,甚至在社交平台上用中文炫耀“征服中国女生”。他上传的是未打码的正面影像,明知对方是中国在校学生,仍选择公开羞辱。在争议发酵后,他也未删帖道歉,反而持续发文为自己辩解、转移视线。
从主观恶意的角度来看,Zeus 的行为远比艳照门更为严重。但令人震惊的是:他没有承担任何实质后果,仍可在海外社交平台自由发言;反而是视频中的女生,被学校处分,被实名通报,被全网围攻。

▲图源网络
这不是第一次了。在艳照门中,我们轻易原谅了掌镜的男主角,却将羞辱一股脑地倾泻在画面中的女性身上。
而这一次,我们又在重复同样的剧本——只是,这次连“泄露”都不需要了,他自己发,她来扛。
女性是最方便的道德靶子?
艳照门中,虽然违法的是散布者,但最猛烈的谴责却落在那些出现在镜头中的女明星身上。
阿娇那句“很傻很天真”,成了全网取笑她的标靶,也让她一度被雪藏,演艺事业跌入谷底。观众没有反省为何女性不能在亲密关系中保有隐私,反而一致聚焦于她们“为何轻易拍照”“为何不知检点”。

▲图源网络
在大连事件中,这种双重标准再次上演。尽管视频是外籍男子主动上传,女生是否知情仍存疑,但校方却以“与外国人发生不正当关系”“有损国格”为由,拟将其开除,甚至在通报中公示其姓名,引发网络全面人肉、辱骂,乃至死亡威胁。
人们并不关心男方是否早有婚育、是否违反中国法律、是否侵犯他人隐私。他们似乎更急于寻找一个中国女生作为集体羞辱的对象——仿佛她的不检点,不只是伤害自己,而是“给中国丢脸”。

▲图源网络
在性这件事上,女性从来不是平等的参与者,而是“道德秩序的守门人”。一旦逾越界限,她就必须承担全社会的耻辱和惩罚。
法律为何缺席?
艳照门之后,香港警方拘捕了散布照片的黑客和网民,但当时在刑法体系中,并没有“非同意散布私密影像罪”。
此后多年,包括美国、韩国,乃至中国的台湾地区陆续立法,尝试弥补这一法律空白。
而在中国内地,《民法典》虽已将隐私权与人格权纳入保护,但实际操作中,面对此类影像外泄,受害者依然要面临“举证难、取证难、删帖难”的重重关卡。

▲图源网络
最讽刺的是,在本案中,最先出手“执法”的,不是司法机关,而是大学。它不是追责散布者,而是借“国格”之名,率先处决了视频中的女生。当道德义愤披上民族主义的外衣,法律的缺位就成了最方便的借口。
羞辱被算法放大
如果说艳照门发生在“论坛时代”,尚有一定传播门槛,那么今天的社交平台早已实现了“羞辱无门槛”。
AI剪辑软件能迅速将视频包装成“爆款素材”,各类自媒体账号围绕“女生被外籍男骗上床”生成大量图文内容,不断冲击流量峰值。即使原视频删除,二次剪辑、截图传播依旧层出不穷。

这种“内容工厂式的羞辱”让整起事件不再是关于人的,而是关于“如何把他人的耻辱转化为自己的流量”。
艳照门之后,还有人在讨论“女星该不该隐退”“谁该为影片负责”;而在这次事件中,我们几乎听不到讨论背后女性主体的声音。她成了符号,成了被惩罚的投影,成了一枚供人猎巫取乐的筹码。
别让羞辱反复轮回
假如情境反转:如果这起事件中,是一名中国男性与一名外国女性发生亲密关系,并偷拍对方上传视频,结果会如何?
他会被谴责吗?还是会被部分网民视作“为国争光”?社交平台上,或许还会出现一片叫好声:“兄弟牛啊!”“这才是中国男人的风采!”——我们真的会愤怒,还是只会调侃、点赞、转发?
在“女崇洋”为耻、“男征服”为荣的语境中,所谓“国格”,已不再是严肃的国家立场,而沦为审判女性的道德标尺、吹捧男性的胜利奖章。

我们还可以再换一个视角——如果这位女大学生的亲密对象是中国男性,而非外籍人士,我们还会如此愤怒吗?她还会被开除、被公开姓名、被全网猎巫吗?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我们没有真正走远,甚至可能还在倒退。真正的文明,不是要求每个人都“更听话”,而是让每个人拥有免于羞辱的权利。
羞耻,应属于那个侵犯隐私、消费他人、借流量谋利的人,而不是那个进入亲密关系、原本以为受尊重的年轻女生。愿这不是下一个“艳照门”,而是我们终于正视羞辱机制、学会告别旧思维的开始。
原创文章,作者:歌莉娅,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艳照门17年后,我们却还活在艳照门里》https://www.gznf.net/headlines/149130.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