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没有花街也不能随便出省旅游,不知道各位自己友怎样安排?是选择到处逛逛,还是去吃吃喝喝,亦或是在家打牌看看电视?

“看央视春晚”可能是广东街坊最少人选的,据统计,2021年央视春晚的收视率,在广东只有5.3%,这程度的收视率对央视来说可算是忽略不计。就连很多广东90后也是上了大学,和各个地同学交流了才了解到央视春晚的内容,当然网络社交平台的流行也是一个信息来源吧。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数据来源不确定,有说是新华网。图源水印

一方面,广东人除夕很多都选择出外吃团年饭,吃完就去行花街,凌晨才回家;另一方面,央视春晚的娱乐节目特别是语言类节目大多是北方梗,广东人很难共情也常常听不懂。

当然了,这不等于广东人就不爱看电视春晚的,例如广东人至今仍念念不忘的春晚,就是省港两地合作的《羊城贺岁万家欢》,这个节目初办于1979年,比1983年第一届央视春晚还要早四年,可以说是开创了国内春晚先河。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01

40年前广东人过春节的珍贵影像

1979年1月29日(年初二)TVB和广东电视台共同举办《羊城贺岁万家欢》,这是首次有境外媒体能够直播大型贺岁节目。单单使用“划时代”、“破天荒”的词可能表现不出当时有多创新、破格。这个节目诞生在特殊的时代背景,节目由邓小平拍板、时任港澳办主任廖承志亲自召集,并通过了国务院的批准,幕前幕后动员超过1000人。这也是首次由中国国家领导人倡议、召集、配合的中外(香港)电视节目和综艺晚会。

1979羊城贺岁万家欢,TVB派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欢乐今宵》剧组来到广州拍摄沈殿霞、何守信、汪明荃、郑少秋、罗文、夏雨等大明星都参与到演出中。而广州这边也派出当时著名艺人和艺术团,不仅有罗品超、文觉非、林小群、李丹红等人,还有杂技艺术团、舞蹈团、粤剧、南音等艺术家。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节目并不是现在这样待在棚内拍摄的,而是跨越时间空间,采用拍摄影片和直播结合,主舞台设在中山纪念堂、烈士陵园和越秀公园三个场地。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直播时电视镜头切换和运镜非常丰富,不仅有常规的正面全景,还有左右前后的特写镜头以及空中从上往下的捕捉(可能是吊臂镜头),回看节目时还能看见奋力跑机位的工作人员们。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节目全长3个多小时,一些自己友回忆当初是熬夜看完了全程节目。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不仅能听到香港流行曲、音乐剧等节目,还融入了众多广州、云南特色的节目。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群星贺岁挥春趣事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群星大合唱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得以窥见40多年前的广州人是如何过新年的。

节目摄制组从年27开始到年初一在广州各个地方连续记录:年27的广州人买新衣玩具、买腊肠、剪头发、装饰屋子写对联,四大花市开始开档;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在家自制应节食品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广州人到莲香楼和陶陶居买糖果、饼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过年前整个靓发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当时有4条传统花街

年三十大家为了赶回家吃团圆饭交通主干道行车行人行进缓慢,而最为重视的团圆饭也是离不开白切鸡和清蒸鱼,吃完晚饭大家出动逛花街,晚上的街道上人头攒动;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年三十夜晚的花街

年初一,广州人开始到处走亲戚,如果不拜年,大家会去公园看花、看宫灯、玩机动游戏,还别说当时的灯饰做工极其精妙。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除此之外,《羊城贺岁万家欢》还专门到广州各大名胜古迹、景点拍摄,向电视机前的香港及海外华人展示当时广州人文风貌。

跟着节目的镜头,我们看到和现在不太一样的光塔寺庙、广州植物园、广州动物园、麓湖公园等建筑、自然风光。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麓湖公园和广州植物园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祖庙不是在佛山?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当初珠江两岸还没有现在的高楼,大家也都骑自行车、坐公交出行,虽然没有现在这么高大上,但明显可以从不经意收录镜头里的广州人身上看到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气神。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02

倾巢出动的1989年《羊城贺岁万家欢》

1979年《羊城贺岁万家欢》播出后创下收视高峰、万人空巷的记录。因为那个时候不是所有人都有电视机,都是邻居有电视然后附近的小伙伴都聚在一起看,因而很多人错过了贺岁节目,所以当时过万人写信要求广东台重播。

这个节目的播出对观众和电视人的影响无异于一个原子弹轰炸下来的震撼。

对广东观众来说,是精神和眼界的双重满足。虽然80年代电视机是黑白的,接收电视信号也是用鱼骨天线,但依然阻止不了大家对于满足娱乐需求的追求,大家开始争相追看香港电视节目、追香港明星,买明星相和歌词黑白照。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图源水印

而对于广东电视人来说,更是学习到了不少——原来电视还能这么制作。传闻受到震撼的一众领导和工作人员封闭一起,反复研究《羊城贺岁万家欢》和《欢乐今宵》,并于1981年推出创造国内综艺先河的《万紫千红》。这个节目不仅把报幕员变为主持人,还推出风靡万千的《朝见口晚见面》、《乐叔与虾仔》节目,创造出收视奇迹——97%的收视率。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在1979年后,TVB和广东台又合作了好几台春节贺年节目:1989年《羊城贺岁万家欢十周年庆典》、2009年《羊城贺岁万家欢》和2012年《龙腾贺岁万家欢》。

但要讲到真正的“万千星辉”,当然还是1989年的《羊城贺岁万家欢十周年庆典》。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一方面80年代末、90年代是香港娱乐圈的鼎盛期,优秀的演员歌手多如天上星星,另一方面广东相比10年前拥有属于自己的综艺和有能力的主持人和艺人。所以89年的节目主持人是广东和香港的主持人联合主持,节目也是两边共同出。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直播场地搬到了天河体育中心和白天鹅宾馆,规模更大。TVB派出的阵容,除了主持人有卢大伟、李美凤、陈秀珠、沈殿霞、锺保罗、谭炳文、李香琴,表演嘉宾更是现在想都不敢想的:梅艳芳、陈百强、邝美云、肥妈、陈慧娴、罗嘉良、郭晋安、吕良伟、任达华、林颖娴、黎美娴、吴丽珠、甘国卫、颜国梁、刘嘉玲、周海媚、邓萃雯、梁朝伟、廖启智、吴君如、江欣燕、胡枫、李丽蕊、董岚、徐小凤等。

不少节目现在看都依然觉得很有意思,比如吴君如和廖启智用“雌雄同体”造型演歌曲串烧;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邝美云穿梭在白天鹅和体育中心唱歌;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当初还是青涩的体操王子的李宁和梅艳芳合唱《大约在冬季》等。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有人说89这届堪称省港最亲密的一次接触,两边都倾巢而出拿出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和艺人。但其实“省港一家亲”并不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的……

03

血浓于水不只是一句口号

在很久很久之前,香港和广州的关系,同广州和佛山的关系没什么不同。鸦片战争后香港变成自由港,建设急需一大批劳动力,省内大量的劳动力南下到香港打拼。“那时,香港没有香港人,你去随便问一个,他会说自己是广州人,或者顺德人。”

在改革开放前,哪怕经过了复杂和紧张的变迁,依然斩断不了两边的关系。可以说,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多少会有些亲朋戚友在香港。

在物资紧缺的时候,不少广东人靠香港或海外亲戚匯款回鄉或亲自带些食物、衣服等物资回乡熬过艰难岁月。那个时候,从香港回乡的人无不穿得里三层外三层,袜子都会套上几对,肩上扛两个大布袋,装上猪油、面饼、鱼肝油等食品,带布有限制也想尽办法,把袋子封多几层。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70年代初,香港人回广州限制开始放松,在79年时香港过关人数达到最高峰的,并且从这年开始带电器不需要再打200%的税率。

1979年的《羊城贺岁万家欢》香港方面也真的是“落心落力”,大至电视车、摄影机、镜头,小到一个插头,台前的主持人、艺人到幕后的导演、摄影师、化妆师、服装师都从香港包运过来。当时的新闻描述到“分海陆空三路赶赴广州”,真可谓“大阵仗”。

只有5.3%的广东人看央视春晚,那剩下的94.7%的人在干什么?

“血浓于水”从来就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自古文化地理相通、同根同源的联系。这也是其他人不能明白广东人对香港复杂情感的根源,而“粤港澳大湾区”也不应该、也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噱头。

各位自己友,

你们还记得哪些精彩的省港两地合作的节目?

欢迎大家在评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