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30日下午开始,广州市越秀区东华西路236号与238号的老旧居民楼突发供水异常,不少住户发现水压急剧下降,甚至完全断水。到了7月1日下午,部分住户已经超过24小时无法正常洗澡、做饭、冲厕,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尤其在夏季高温时节,家有老人小孩的住户苦不堪言。

这栋建于上世纪的老式宿舍楼,并无正规物业公司,管理事务多由住户自理。4楼及以上住户主要依赖水泵系统从一楼的低位水箱抽水至八楼天台的高位水箱,再通过水箱自然供水。但这套系统一旦出问题,整个中高楼层便会陷入“无水可用”的困境。

据居民回忆,事情起因是楼下一家正在装修的一楼商铺施工方在检查电路时,怀疑水泵房的电源接驳到了船检物业的电表,于是擅自切断了电源。而更严重的是,水泵房自来水入水阀也被人为关闭。没有水源,水泵整晚空转,自动系统失灵,导致停水时间远超预期。

初期,居民希望尽快恢复供水,但得到的回应却令人沮丧。施工方称“不清楚情况”,船检物业则表示“不应由我们供电”,建议居民自行申请新电表改接线路。社区居委会骆小姐在居民群内表示已向供电局、自来水公司反映,称“待公家单位查明后再协调处理”。但并未到现场查勘,也未及时提出临时供水方案。

居民们一方面自行联系供水与供电部门,另一方面自发调查水泵线路与水阀构造。最终由供电局现场查明,水泵供电本就属于236/238栋4楼以上住户共同摊分,与船检物业并无关系。自来水公司也确认,进水阀为人为关闭,且非手动可旋,属“异常操作”。问题查明后,水源得以重新接通,水泵恢复运作,供水得以暂时恢复。

事件虽暂告一段落,但引发了居民对老旧小区设施管理困境的深思。长期以来,像东华西路236/238号这样的老楼,缺乏物业公司,也未成立业主委员会,水泵、电箱、水阀等设施的产权归属不清、维修责任不明。一旦出现突发问题,各方推诿责任,协调机制严重缺失。

居民也对居委会的应对提出批评。有人直言:“我们不是刁民,也不是文盲,但不希望还没查清楚就被默认是用电占便宜的人。”更有街坊指出,居委在未查明真相前便建议居民“自己申请电表”,忽视了这可能加剧对居民的误解。

不过,危机中也展现了街坊之间的团结和应变能力。从查明电表归属、协调水泵恢复,到联系媒体表达诉求,很多关键环节都是居民自发推动完成。一位街坊说:“虽然我们没有物业,但有团结。每个人都愿意出一份力,这就是广州人撑场面的精神。”

目前水泵系统以手动方式运行,居民轮流负责定时启闭,维持供水。后续还需专业人员修复电动控制系统。居民们也呼吁街道办、住建部门推动成立合法合规的业主委员会,并对楼宇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体检与改造。

这次“断水风波”不仅是一起意外停水事件,更折射出广州老城区众多居民楼的共同隐患:共用设施长期无人管理,维修协调机制滞后,居民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城市的韧性,藏在每一栋楼、每一滴水中。希望未来的城市治理,不再让市民为“喝一口水”疲于奔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