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地球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一次迁徙,同时也是多年来被“黑化”的一个标签。

这个印上“脏乱差”的贴纸,曾像狗皮膏药般死死地粘在广州站上。屯聚于此的瘾君子、黄牛党、犯罪团伙,让广州站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一片牛皮癣。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在2008年前,广州火车站曾是一个被毒品侵蚀的地方,瘾君子在火车站广场上旁若无人地相互扎针。)

在2008年,中国南方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灾,致使数十万乘客滞留在广州火车站广场,成为了中国春运史上皱巴的一页。

这也是广州火车站史上极为重要的一页——那一年后,这里再也没有上演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春运”时刻。

 

异地侯乘点、返乡潮、网上售票、广州南站……它们一点一点地撕开黏在广州站上的“春运”标签,用更现代和文明的方式重新命名了“广州春运”。

从前的“春运”,随着2008年的那场大雪,消融殆尽了。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08年,范立欣21岁。

 

那一年,他还在拍摄纪录片《归途列车》,影片时间轴进入到第二个年头,镜头下的张昌华、陈素琴和张丽琴就像分叉的头发丝一样,有人急于与不光彩的过去割裂,有人却为此感到焦灼,显得干枯毛躁。范立欣的镜头,如同夏日里的一抹强光,照射在这一根头发丝上,将好的坏的一一放大。

 

只是范立欣没想到,让他火起来的并非张家三口,而是他们身后那一头由众人命运线纠缠起来的胶葛的头发——镜头碰上了2008年的一场特大雪灾,还有广州站成千上万难踏归途的农民工。

 

数十万个堵在广州站的乘客,个个拿着火把,将《归途列车》点燃。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08年2月4日,京珠高速韶关境内云岩到大桥段的雪景。)

当时的“移民城市”广州,是中国的“洛杉矶”。发达的第二、三产业,与“第一世界”迥然不同的灯红酒绿,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农民工前来掘金。

然而2008年年初,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雪灾,让京广铁路南段停电,电动机车全部瘫痪,将百万游子回家的路死死冻住。

 

广州火车站如同一个小孩般,毫无准备地接过这场雪滚成的一团包袱,这个包袱大约4万平方米,包袱打开,四处张望的人就像热锅上的蚂蚁。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大雪引发的停电整整持续了11天。在这11天里,越来越多的人涌到了火车站广场,巨大的焦虑在这片弹丸之地上演。

人们甚至把扛着相机的范立欣当成央视记者,500多个人一拥而上,堵在他的镜头前尽吐“诉求”。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躁动的人们就像一场洪水,将一切阻拦在前方的规则给冲倒。没有人顾得上将一碗方便面抬高至50元一碗的趁火打劫者,还有随地大小便的乘客。一切都在失控,骚动、失散、不知情的哭泣成为常态。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广州火车站,一名刚睡醒的旅客站在二楼候车室的阳台上刷牙,他的脚下堆满泡面盒。)

最疯狂的时候,广州数万名军警11个昼夜不分地守在火车站前,两两挽手形成三重人墙,抵挡着决堤般的人潮。他们必须如铁锁一般不可松动,否则洪水将如猛虎般,冲毁这里仅存的一丝理智。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人冲倒了秩序与文明,但又重新建起了此时此地的秩序与文明。在范立欣的镜头之外,一双双手将晕倒的人托举过头,像是传输机上的运输带,自发地将人送往场外。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场外等着他们的,除了军警的双手,还有心急火燎的老广人的怀抱。

有街坊自发带上了棉被,供滞留旅客取暖;G4陈Sir顶着光头,走到人群中劝农民工留在广州过年;广场上一遍遍放着电台的广播,主播嘶哑的声音不停地重复:“留下吧,广州也是你家。”

尽管在人声鼎沸的火车站广场中,这些呐喊声如蚊蝇。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在僵持五天后,《归途列车》中的张家三口幸运踏上了归途列车。但在车外,广场上,有人就倒在了回家门前——一位湖北监利女孩,在这场推推搡搡中被踩踏致死。

 

在她去世前两个小时,她跟家人撒了人生中最后一个谎言:“等我挤上火车,再给你们电话……”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08年8月,北京燃起了奥运的焰火,刹那的流光溢彩背后,一股烟雾迅速弥漫。这股烟雾名为“金融危机”,它很快笼罩了整个中国。当巨大的狂欢散去后,“疗伤”便成了2009年的主题。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出口企业众多的广州首当其冲。不到一年,广东省就有7000多家公司倒闭,数十万人失业。

 

这次,更多的人站在了命运的分叉口。

 

2009年春,官方公布,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今年返乡潮规模将创历史记录。而这一次,范立欣并没有把太多的篇幅留给广州火车站,日本NHK接过了他的棒儿,将返乡潮中浮沉的人们都记在了《返乡潮:2009年春节广州站纪实》中。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镜头中,这片土地比起往常少了点生气,人们缄默、乏力地将报纸摊开,靠着道路两侧躺睡等候,少人主动问起车还有多久要来,他们像是在用一种静默的方式与“广州时光”做最后的告别。

 

有围坐的人们三三两两谈起工作,他们摸着被缝纫机磨出茧的指尖,这双摸惯国际名牌的手,也在担心着再扛锄头的不惯。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回家不再只有欢喜,对于这群制造业一线的农民工而言,回家意味着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消失。

 

这一年,没有雪灾,但令人饥冻交切的凛冬已悄然而至。火车站的广场上也再无“留下吧,广州也是你家”的呼喊,大家都对离别心知肚明。

 

随着归途列车驶出,那些被工厂裁员的工人、被迫无限期休工人,还有去年因雪灾缺席年夜饭的外来务工,纷纷卷起了在广州发家致富的梦想,把属于广州站的闹腾一并带走。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10年,最后一块多米诺骨牌也倒下了,这次返乡潮的主角成了白领。去年北归的大雁也没有南飞。他们都知道,南方的“暖冬”已变得寒风凛冽。

 

新年代的当口,楼价却跟楼高一样高耸入云,一间房就像一堵城墙,将城里城外硬生生隔开。企业都在风雪中高喊着“用工荒”,白领们却在风雪之下瑟瑟发抖。

 

还好,白领们留给这座城市的最后一点记忆,不至于狼狈。赶在白领返乡潮的节点上,广州南站开通了。车身明晃晃的一道白,与脏乱差的“春运印象”划出一道楚河汉界。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自此之后,春运的景色帧帧不同。

 

2011年,全国开始推行12306网上售票,告别了单一窗口售票时代。2013年,网络购票方式成为主调,窗口售票有人无票,形如虚设。2014年,有消息传出广州火车站主体建筑将被拆除……

 

到了2015年,流动人口经历了30年的上坡后,终于无力向上迈步。那一年,流动人口同比减少了568万人,为近30年来首次下降。春运主角纷纷退幕,春运大戏热闹不复。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同年春运,琶洲异地候乘点被撤下,广州南站成为了高铁动车组停靠的第一大站,曾经热闹的广州站将“春运名片”让给了20多公里外的广州南站……

 

在扛了36年的春运包袱后,广州站终于卸下重担,同时也丢掉那段不堪回首的“春运记忆”。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从广州火车站的地铁出发,到火车站内验票,再到候车点等车。有人说,这个过程只需要10分钟。

这是2018年广州火车站的“进站速度”,而在2008年,这样的过程起码得花上半小时。

无论是购票方式、进站速度、广场秩序,还是候车体验……如今的广州春运都与2008年前的无序生长时代截然不同。广州春运在这十年当中,改头换脸。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前几天网友回家时拍摄的广州火车站。他表示与上年相比,今年火车站的检票速度和场内秩序皆有优化。)

十年一大变的,还有这座城市与这里的人。

十年前,2008年,一次雪灾引发的停电,能发展成为全国人民瞩目的公共危机事件。

十年后,广州已有足够底气对抗一切雪虐风饕。就像2016年春,一场大雨让近10万人滞留在了广州火车站,但在一天时间后,危机就已被完全化解。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2016年春运期间的广州火车站)

十年前,人们在表达焦虑这件事上是克制的,只有在某个时间点或是特定事件中,集体焦虑才会被迅速点燃,像春运,像雪灾。

而十年后,焦虑成为了人们的日常。一次雪灾引发的集体焦虑,甚至不比90后的掉发危机更为高涨……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但正如曾经卡在黄牛手上的火车票,现在卡在了抢票平台上一样,在这十年中,总有些事情是不变的。

 

度过春节的一段冷清日子后,这座城市又将重新迎来干劲十足的年轻人和拥挤的三号线。

 

只是比起弥漫着工人汗味的绿皮火车,这些年轻人更钟情于南边白色的高铁,他们说,它看上去更符合这个时代的速度与这座城市的气质。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十年前,这座城市的活力被踏出城门的返乡人带走;十年后,新的掘金者又用激情和热血填补上他们的空缺,重新点燃这片土地。

暑往寒来,一座城市总有迎来“寒冬”的时候。但只要春节一过,来粤列车一开,那些五湖四海而来的异乡人便会将他们的热汗撒在南粤大地上,给广州送来春的活力。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2008年后,广州再无“春运”

本期撰文

二德

不是异乡人,

但也奋斗在建设广州第一线上的王二德

30个对话,了解广州人对考公务员的态度-羊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