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太古汇迎来了法国奢侈品牌 Van Cleef &Arpels的进驻 ,成为了该品牌在中国内地的首个城市旗舰店。

 

在很多人眼中,广州与奢侈品一直都不太“搭”,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广州人务实不爱奢侈品”、“广州的奢侈品市场比国内二线城市还要差”的说法。

 

但与这个刻板印象相反的情况却是,广州的奢侈品门店数量每年都在递增,天环、天汇、K11等主打“奢侈”、“轻奢”的商场越开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名号也一个比一个响亮。

 

都说广州务实,奢侈品店为何却越开越多?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广州尖东”

十年前曾经流行过一句话:“纽约有曼哈顿,香港有尖沙咀,广州有环市东路”。

 

在这条被称为“初代CBD”的环市东路上,堆砌着花园酒店、白云宾馆、世界贸易中心,以友谊商店和丽柏广场为代表的购物商场,组成了一代广州人高端消费的“高地”,也展示着一个时代的消费品位与生活质量。

 

时任友谊商店副总经理的胡洁君仍记得1978年友谊商店落户环市东时的场景:人们用惊奇的眼神看着这些从未见过的商品——进口的人头马洋酒、万宝路、雀巢咖啡,传闻还有几十万元的高档手机。当时的人曾把这里称之为“广州尖东”,热闹程度可见一斑。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据不完全统计,友谊商店有国际著名品牌160多个,其中国际一线品牌就有60多个,那时候人们认为“进口的总比国产的好”,因此坊间也流传着一句“买坚嘢,嚟友谊”的说法。当然,“坚”的背后也意味着贵——随便拿起一件衣服,标价牌上动不动就是成千上万。

 

但这不代表广州人买不起。据南都的一篇报道说,商店内一款高档手机曾试过一个月售出108万元的记录;要是遇上友谊商店VIP会员日,劳力士、欧米茄手表一天可以卖出100多只,香奈儿、阿玛尼等化妆品专柜一天也能有个10至20万元的进账。

 

如果说友谊商店是带广州人进入“奢侈品”世界的领路人,那么丽柏广场就是一个繁花似锦的奢侈品花园,直接将广州的消费品位拉上了一个国际水平。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2004年,丽柏广场在友谊商店的正对面隆重开业,在这一万多平米的大商场里面,广州人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Prada、Dior、Hermès……名目繁多的顶级品牌,因为丽柏广场第一次来到了广州。当中最为人所乐道的,莫过于LV。

 

就像是丽柏广场的门面一样,从开业的那一天起,LV 就以一张超大海报长期霸占了丽柏广场的广告C位。这个今天看起来并不新鲜的“画面”,放在2004年却极具时代意义——这个早在1992年就已经进入中国的世界名牌,终于在时隔12年之后来到了广州。就像是一个信号,广州就此进入了一个国际级别的奢侈品消费时代。

 

友谊商店、丽柏广场里那些打扮精致、拿着印有LV、Hermès、Prada字样的大包小包的名媛,也共同构筑了当时繁华市中心里的一道靓丽风景——或是归国华侨、或是政要妻女、又或是super model。

 

精致“闹市”

 如果说友谊与丽柏是让广州人“长了见识”、让广州名媛省下了去往巴黎和米兰买衣服包包的交通费用的话,那么太古汇则是将“奢侈”与“精致”带向了平民。 

2011年,太古汇开业,以更大的商场面积、更具设计感的外观、以及更靠近新CBD的优势,一口气又吸引了70多个新的国际一线大牌——香奈儿、蔻驰等来到了广州,刷新了广州人对“奢侈品”的认知同时,也成为了全广州最豪气的“首店集中营”。LV、Gucci等也从环市东不约而同地将阵地转移到了太古汇。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那是天河商圈的“正当红”。从广州购书中心往东走,这条不足两公里的天河路上,依次分布着广百、天河城、时尚天河、天环、正佳、万菱汇、太古汇,如果再往岗顶的方向看,还有天娱广场、摩登百货。

太古汇在这当中处于一个什么位置?用太古汇老板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把天河商圈带上了一个档次。”截至2018年底,太古汇就拥有大大小小的高端品牌180多家,满租率100%,其中58家为“华南首店”。

 

然而,太古汇的“上档次”并非完全延用了丽柏广场的“高冷”贵气,它将奢侈品的“精致”与“高级”带向了平民,因此你在太古汇会看到与丽柏广场时代完全不同的一幅消费景象:你会看到刚刚从汇丰大厦下班回家的高级写字楼白领,从附近小区过来购物的一家大小,还有从暨大或华师过来的大学生,他们在认真挑选一件自己心目当中的“奢侈品”。

 

你可以花费几万人民币买一个爱马仕的手袋;可以花费一千人民币在鼎泰丰享受一顿涵盖“奢侈”服务的五星级精致晚餐;可以花费三百块钱去到香奈儿的专柜买一支口红;也可以去到地下一层花五十块钱吃一个巧克力慕斯蛋糕。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无论你是什么职业、月薪究竟是五千还是三万,太古汇总能满足到你的“奢侈梦”。

 

重设“奢侈”

 但广州人对奢侈品消费——或者说是逛奢侈品商场的需求却并没有因为太古汇的出现而停止。更多的奢侈品商场也紧随着太古汇之后,开始了更多的尝试与探索。 

2016年,夹于天河城与正佳广场之间的天环广场开业,这座外形运用相互缠绕的双鱼包裹的设计理念,从一开始便立下了“轻奢”的定位,除了引进国际知名品牌 Michael Kors、Rimowa、国际级影院百丽宫LUXE影院等轻奢品牌,最引人瞩目的是,高达三层的Apple Store零售店。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轻奢”定位的天环广场,令“奢侈品”在广州人心中有了更多的想象——何为“奢侈”?不止于LV,还有百丽宫“五星级”观影体验和一年一度备受广州人关注的苹果产品,或者现在的年轻人还难以消费得起太古汇的阿玛尼,但在天环广场的“高阶版” ZARA ,总有一种来自天环时尚“光环”下的“轻奢”感。

 

2018年,K11 在广州第一高楼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开业,这是继香港、上海和武汉之后,全球第四座开业的 K11 购物艺术中心。

 

这座号称是“广州最奢华的商场”,除了延续“初代奢侈品商场”丽柏广场的高档之外,还同时具备了“二代奢侈品商场”太古汇的平民感,甚至还往前推进了一步——将艺术与商业融为一体,或者用K11 创始人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博物馆”般的轻奢商场,“奢侈品”不止于一件消费商品,而是一个消费空间。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来到 K11,除了商场过道两旁为了保持一间商场档次的奢侈品牌店铺之外,商场内设与展览才是消费者更为关注的东西,极具岭南特色的“榕树”概念设计,散落商场各处的、由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打造的艺术品,奈良美智的“大头狗”、Elmgreen & Dragset 的“梵高的耳朵”……

 

K11 所重塑的“奢侈”概念,或者你根本不用消费,一个视觉上的“奢侈”空间,就可以令人产生“奢侈”的想象。

 

要里子还是面子?

 这两年,中国市场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全球瞩目,根据麦肯锡最新报告显示,中国人在境内外的奢侈品消费额达到7700亿元,占到全球奢侈品消费额的三分之一,平均每户消费奢侈品的家庭支出近8万元。 

与中国“奢侈热”相反的是广州的“奢侈冷”,奢侈品与广州,长久以来都不太“合拍”,虽然奢侈品门店开得越来越多,但相比较于其他城市“进步”的脚步,广州却仍然“落后”得有点厉害:

 

2012年,由财富品质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报告”给广州的评价是:“人口众多,作为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奢侈品市场的发展程度与城市发展水平不成正比”,并在《20城时尚消费力榜单》中,广州排在了上海、北京、南京之后,位居第四。

 

2016年,根据当年LV、爱马仕、普拉达、蔻驰、香奈儿的官方数据显示,广州的门店数量(总计:7)远远低于上海(28),甚至比不上杭州、沈阳、成都等二线城市。

 

2019年,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说道,奢侈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其中根据奢侈品消费力所作的排行榜中,广州虽然榜上有名,但排名比较靠后,位列第九,排在第十的西安大有超越之势。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通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大可以用一句空话作解释——广州人务实,不喜欢买奢侈品,倘若落脚点是在广州人,这样的解释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但广州人再务实,再不爱买奢侈品,难道就意味着广州这座城市不需要奢侈品了吗?

 

并非如此。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奢侈品远不止只是一件高端商品,它的质量与数量,都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品位与格局。从广州友谊商店到丽柏广场、再到太古汇和天环,正因为有了这些标志着时尚与高级的奢侈品品牌的堆砌,这些造价昂贵的建筑物的点缀,广州才有了几分“一线城市”的气质。

 

K11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定位“奢侈”、“轻奢”的商场陆续出现,广州的奢侈品门店、品牌只会越来越多,这种大趋势一定是好事的。这并非广州太过“虚荣”,就像广州城市风景中,既要有羊城八景,也要有珠江新城一样——务实是广州人的里子,但也需要奢侈品,作为广州的“面子”。

 

不然一说起广州“奢侈品”永远就只会想起“白云皮具批发市场”,那就尴尬了。

 

撰文 | 凉亭

© THE END

互动话题

你觉得广州的奢侈品多吗?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进粉丝群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都说广州务实,为何奢侈品店越开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