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网问羊城人
广州从不缺文化,更不缺乏文化人。只不过,广州人太低调太务实了,这种性格已经植根在他们的文化基因之中,只愿默默做事,而不好出风头。《羊城网问羊城人》栏目,由总编辑劳震宇采访每一位为默默为广州本土文化作出贡献的意见领袖,揭示他们低调务实背后的努力和成果。

羊城网问羊城人:专访广州社区导赏探索者邝家健

本期嘉宾:邝家健

广州社区导赏探索者

广州街坊情成员

关注粤语方言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邝家健,一名生于河南长于河南的85后广州仔,自小钟情巴士及电车,于是,在加入街坊情之时,便以“電車”作为昵称,沿用至今。适逢亚运会,广州掀起粤语关注之潮,偶然在图书馆翻起一本研究粤语的论文集,打开了粤语及语言学的一扇门。语言与文化经已在他的生活中不可或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劳:是什么样的原因令你多年来一直关注和挖掘广州的本土文化?

邝:当几年前广州人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广州人、粤语等问题,本土或广州二字成为城中热话,我亦透过关注粤语这个窗口开始关注本土文化。而一地语言本身是一地文化组成部分之一,故我在关注广州话的过程中亦对广州本土文化产生兴趣,每样事物都趣味丰饶,自然是我不断探索的动力了。

劳:广州街坊情是一个怎样的民间组织呢?是如何成立的?你又是如何加入的?有没有一些值得分享的故事或趣事?

邝:在2010年夏天广州街坊情在一个Q群中成立了,当时群内各人热烈发表自己的简介,一段时间后管理员提议群内成员出来见面,部分出席的人便成了街坊情第一代成员了。大家当时想法很多,有提议出摄影活动的、美食活动的、粤语读诗活动、凑钱开论坛等等,多年后,只有行走老城区的活动(即今社区导赏)一直坚持下来。街坊情今年5岁了,已有10位固定成员,虽然一直一来保持兴趣小组形式的民间团体状态,故活动不频密,成果不丰富,但是所幸各成员一路并行不悖,以爱着广东文化的心同道而行使我对街坊情未来发展为更有影响力的民间团体的期望,有了更多信心。

 

羊城网问羊城人:专访广州社区导赏探索者邝家健

劳:可否向大家介绍一下广州街坊情的成员组成情况及运作方式,目前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

邝:纵观街坊情五年来公开活动的种种尝试,最可圈可点的当数社区导赏活动了,由一开始的“行走广州”概念,到“从原点出发”再到今日的“社区导赏”,可谓在曲折中前进。某年街坊情得到市内一个NGO组织的支持赴港学习,与当地的社会团体交流文化保育及社区营造的想法,更有幸参与一回社区导赏,收获良多。

劳:为什么广州街坊情近年会专注做社区导赏呢?

邝:从港归穗后我们便逐步开展将行走活动向社区导赏的方向发展:入社区、做导赏。本土文化是一个集体名词,它由很多部分组成,我认为是由久居一地之人民生活经验日积月累经沉淀后,约定俗成而又有所梳理的集体意志,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屋宇路桥皆可属之。本土文化育成场所就是本土社区,所以做社区导赏必得倚靠社区,回馈社区。 

羊城网问羊城人:专访广州社区导赏探索者邝家健

 劳:社区导赏和景点导游最大的分别是什么?

邝:导赏毕竟不是商业导游,不会因导赏员介绍了一家老铺有参加者光顾便“回水”给导赏员,讲词亦不是简单地背诵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是要结合个人价值观及期盼等主观成分表达给参与者,相当于文化传播人,这种分享这种传播是不可替代的,换一个导赏员,讲的台词可能很不同。导赏的中心是导赏员,而导游的中心是旅客。

劳:做社区导赏的过程中遇到哪些最大的困难?

邝:做社区导赏与做大部分工作一样是会遇着各种困难的,譬如社区居民的不理解和政府部门的不了解。在社区居民的角度,忽然有一班人来到我的铺头介绍这样介绍那样,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作何反应,只有“搞搞震冇帮衬”的感觉。忽然间有一班人来到我家门前讲这栋又旧又暗,只在旧时辉煌的这座屋,好生奇怪,不知会否引来盗贼。在政府部门的角度,这是非法集会可能会引起治安问题,有必要了解情况甚至制止它发展。幸好居民在听了我们的讲解之后了解我们的活动,便放了心,有几次还和我们聊了起来。政府部门亦在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导赏加深了了解,今年更欢迎街坊情团队与南华西街道的社工机构在辖区内开展导赏员培训课程,足见其正能量。 

劳:是什么原因令你可以面对这些困难而坚持下去?

邝:虽然社区导赏目前是以街坊情成员利用工余时间去实践,不可能代替正职收入,但是向参与导赏的人们介绍社区中美好的事物、表达自己的理念、收到参与者的回馈,都为我们继续做下去提供不断的信心和欢乐。

劳:做一个社区的导赏,会对社区的居民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吗?

街坊情专注在一个社区做导赏已有些时日,参与过导赏的伙伴不少仍清晰记得那条龙导尾街市及街巷密布的环境,更有几位还告诉我导赏过后自己再去了那里,亲身感受。这个兴许是我们做导赏后,使更多人关注老社区,为社区带来的一丝影响吧。 

劳:在收入不多的情况下,你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社会压力和经济压力坚持下去?

邝:由于社区导赏属于公益活动,即使取酬也多数只敷活动成本及补贴导赏员之用,无法代替务工薪金,故街坊情的工作一直都是工余课余性质。也正是这个性质使得以导赏为切入点参与社区的进展相当缓慢,加之成员无一住在该社区内,更是不易第一时间获得社区消息。

劳:对于广州街坊情以及你自己的未来,会有怎样的规划?

邝:今后,我希望街坊情能朝着以越来越专业的社区导赏员为主要构成的文化保育团队之方向发展,逐渐深耕社区,向社区及社会传播理念,提醒民众尊重本土、多元发展之观念。做法上亦希望透过增加与香港、台湾甚至海外的社区营造团体之交流,向他们学习议题发掘、以事论事、团队提升、参与社区等等经验和心得,不断充实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