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总人口9.6万人,民族主要为汉族。沙湾古镇保存了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民居建筑式样多,亲水性和实用性强,是珠江三角洲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全镇现存古祠堂约100多座,还有一筒竹、三间两廊、镬耳屋、高楼、西式住宅、自由式民居等建筑。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沙湾,因其最初乃海边的沙湾而得称。沙湾有人居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最早之时,聚居的是一些打渔人,最早有张、劳二姓,后来麦、苏、曹、陈等姓陆续迁入。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在众多氏族中,第一位令沙湾“响朵”的叫李昴英。宋宝庆二年,他高中科举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成为广东首个探花。他的威水之处,还因他为官的好名声。在位时,他清廉有建树,曾三次弹劾奸相史嵩之,连当时的皇帝都称他为“南人无党”。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李昴英

  至于第二位,就是何德明。南宋度宗初年,何德明从广州迁居沙湾,开始在沙湾开荒耕种,何氏族人亦从此在此处开枝散业。凭借天时地利,何家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风头之大,似乎连其他姓氏都掩盖了。广府人说到沙湾便会想到何氏,说到何氏便自然联想起沙湾,何氏族人亦就多了个“沙湾何”的名堂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广州有句歇后语,叫“沙湾灯笼——— 何苦(府)”。说的是,由于何氏族人田产众多,故人到沙湾,有人家之处,门前所挂大灯笼,见到的大都是写有“何府”二字。原来,从前的大家大户,每至入黑,习惯将写有本家姓氏的灯笼挂出,以示门庭。于是乎,人们口中便有了“沙湾一地挂的灯笼,多写‘何府’”的说法。又因粤语中,“府”、“苦”同音,故此句就一语双关,成了个问句“何苦?”。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何德明只是个开头,接下来令沙湾一次又一次“响朵”,就是何氏代代的子弟啦。除却通常来说的取得功名外,何氏族人还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便是晋身乐坛。先是一位何博众,典型的艺术型富二代,人称“琵琶大王”。再是何博众的书僮何章,人称勾鼻章。相传,清朝粤剧的解禁他功不可没。接着就是他的儿子和其余两名何氏族人,都是广东音乐的名家,分别是何柳堂、何与年和何少霞。他们三人,被称为“何氏三杰”。何家的人,不但财雄势大读书好,而且还有如此高的音乐素养,难怪连广州俗语都有句“沙湾何,生仔唔忧冇老婆”啦。

粤岭讲故事||沙湾“何”,故事多

何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