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网络上在热议一个话题——你中学时要背诵的那篇孟子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究竟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还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人教社找出人教版的语文书,指出里面白纸黑字印的就是”是人”,而清代的《四库全书》,明代的《孟子注疏解经》,用的都是”是人”。这个说法似乎一针见血地指出,你们这帮认为”斯人”的家伙都不是人,连这都能记错?
但问题是,很多网友跟我一样,一开口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啊,而且根据网络上一些调查显示,有九成以上的网友都记得,这一句应该是”斯人”。难道真的所有人都背错了吗?
这是传说中的”曼德拉效应”,还是发生了什么时空交错,平行宇宙交汇之类的事件?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下我编写《粤语有段古》、《湾区有段古》时的做法——为什么不可以有两个版本呢?
我在编写一些关于民间传说、俚语俗语故事的时候,翻查不同的资料,经常会发现同一件事情,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例如拍拖这个词的出处,有人说是出自旧时广州的轮船”花尾渡”,用火船拖木船靠岸时,要将两条船绑在一起,称为”拍拖”;而有人则认为是出自英语”park tour”,指情侣在公园散步。
那么两个说法究竟哪个对哪个错呢?虽然我在编写的时候才用了”花尾渡”的说法,但我也不敢说”park tour”的说法是错的。
所以在一些故事里,我会将不同的说法都写进去,让读者多多了解。
而”天将降大任”,不管是给”是人”,还是”斯人”,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是”这个人”的意思。而且这么多年以来,全国也并不是只使用人教版教材,各地在不同时期都会使用不同的版本,很可能我们当年学的,真的是”斯人”。
实际上,很多古文、古诗词都有不同的版本。例如曹植的《七步诗》,大家熟悉的版本是:”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而另一个版本则是:”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究竟哪个版本才是救了曹植一命的版本呢?很难说。很可能较长的版本才是原版,但较短的版本则更加脍炙人口。
至于个别字词的不同版本,就更加多了。例如著名的”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有另一个”千家万户曈曈日,争插新桃换旧符”的版本;又例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的下一句,也有”犹是春闺梦里人”和”犹是深闺梦里人”两个版本。
古文和古诗词经过多年不同的记录、转载,有不同的版本,实在是太过正常的事。只要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个别字眼的不同其实没有必要太过计较。
所以我觉得嘛,”是人”没错,”斯人”也没错。反正我们也不能把孟子他老人家拉起来问清楚,清代也好,明代也好,都不过是后人的转载而已,难道就一定对?更别提我们历史上有些学者和皇帝,都特别爱篡改古人的原话。
是人也好,斯人也罢,大家喜欢哪个用哪个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