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为什么变成了“情人节”?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

于是,我在公司大楼看到一个个拿着花束的年轻男女,在社交网络上一张张晒恩爱撒狗粮的照片,以及单身狗们顾影自怜的自嘲和吐槽。

但是,七夕虽然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其实跟情人这个事并没有什么关系,牛郎织女的故事看起来浪漫,实际上却是残酷无比,大概没有哪对恋人有仿效的兴趣。

传统上,七月初七并非情人节,而是“乞巧节”,是一个属于女孩子的节日。据说此风俗始于汉代,所谓乞巧,是指女生向织女星乞求智巧,这自然是基于对星象的崇拜以及对手工艺的追求了。

后来,这个节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穿针乞巧、礼拜七姐、陈列花果等等仪式,并且流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对东亚文明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日本和韩国依然保持着七夕节的习俗,依然可以看到年轻的女孩子们穿着传统服饰欢度节日,向上天祈求一双巧手,节日的内容与爱情全无干系。

那为何在中国,乞巧节却演变成“中国情人节”呢?

首要的原因,当然是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方面我就不展开讲了,反正大家知道就是。

第二个原因,自然是商业的驱动。对于现代商业社会来说,任何节日都被认为是促进销售的好时机,如果一个节日不能转化成商业机会,那么这个节日的价值就会大大降低;相反,如果一个节日能大幅度地促进消费,那不管这个节日如何生安白造,如何扭曲原意,都是顺理成章的。

所以不论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元宵中秋节端午节,还是洋人的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一律被解释成购物节,尽可能地找办法往促进消费上靠。

如此一来,一个女生乞求心灵手巧的节日,当然比不上一个情人节能促进消费啦。情人节里女生可以大条道理向男朋友索要礼物,男生也可以乘势而上地把感情和关系往前推进,鲜花、礼物、大餐,还有后续的消费,光想一下都能让商家们欣喜若狂。

而第三个原因,我觉得对七夕这个“中国情人节”的推动丝毫不下于商业的力量,那就是——现在的女生谁还会去乞求心灵手巧?

心灵手巧,是农耕时代对女性的一大要求。在男耕女织的时代,女性对家庭的贡献除了生育子女之外,还有纺织和女红。一个心灵手巧的女子,她在婚姻市场中的受欢迎程度,以及在家庭里的重要性,都是十分之高的。

但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重新分工,已经重新定义了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与作用。虽然生儿育女这项功能暂时还看不到有消失的迹象,但纺织针线女红这些事,则早已远离现代的女孩子们了。

要漂亮衣服裙子包包?当然是去网上刷刷刷,或者找男生送啊,怎么可能自己动手去做?

相对于要依靠自己一双巧手,当然是通过“情人节”这个梗让男朋友送礼物更划算啊。

所以,现代的女孩子只会乞求貌美如花,还哪里需要心灵手巧?

相比而言,日本和韩国的社会似乎还更多地保留了对女性更传统的要求,继而也让“乞巧节”在现代社会也不会完全失去意义和价值。

我不知道把“乞巧节”变成“情人节”,把所有的节日都变成“购物节”,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这种事情,还是让过节的人自己去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