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东人,我每天吃饭都必须要打开剧集、综艺来“送饭”。

最近,我突发奇想重温一下小时候的经典《都市笑口组》,网上一搜才发现《笑口组》原来还在连载。

打开最新一集,看到跟原来一模一样的片头,仿佛穿越回小时候。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还是三毫纸特效背景、简易的服装道具,还是几条友扮鬼扮马,演个七八分钟的生活小品,时不时抛出一些笑点包袱(虽然未必很好笑)……

除了出现了一些我不认识的新面孔,其他一切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似乎十几年如一日没变过。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现在想要看某部节目或者电视剧,已经不需要再守在电视机前面,鼠标点几下,就能找到高清资源,随便跳到哪一集哪一部分都可以,也不用忍受中间插播的广告。 

已经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怎么打开家里电视,很少在电视上完完整整看完一个节目了。

各位自己友,你们又有多久没看过电视?

曾经,电视“送饭”的时光

还记得,以前饭桌时光,都是被电视机承包的。

小时候放学回家做完作业,到了18:40肯定打开电视机,等新闻播完了,就可以看《都市笑口组》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看完刘汉、富贵、金桔鬼马表演之后,就直接等看《城事特搜》,有时候觉得广告太长,还会转台去隔壁频道,先看一下《开心吧》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城事特搜》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开心吧》

而每逢周末的晚上,都要打开珠江台看两集《外来媳妇本地郎》,看一下康家四兄弟有什么“新搞作”,被娇姐的“冇有使惊哦”逗得哈哈大笑。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外来媳妇本地郎》

而如果要说我童年最喜欢的本土电视剧,就是我心目中的广州版《皆大欢喜》——《乘龙怪婿》(第一部最好看,不接受反驳!)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有得镇,武得训,尚下九,西门口……角色名的谐音梗就非常幽默“抵死”,里面还有穿插无厘头烂gag,恶搞当年的时事热词,现在看难免觉得是一些陈年老梗,以前是一集集认认真真看完,重播也觉得百看不厌。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余乐天有宠物小强,贾发就有棵盆栽“小翠”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贾发扮蜘蛛侠

小时候,我们会对南方卫视、珠江台、广州台的节目表倒背如流,知道哪个时间段播什么节目,什么时候应该打开电视机,就连插播广告的时间点都能推测出来。

到现在,我只有在会陪家长的时候,才会偶尔看一下电视,突然发现《城事特搜》早已换了演播厅布置;《外来媳妇本地郎》怎样都播不完,都说到天庥要谈婚论嫁;《乘龙怪婿》也没有再重播,只有播到十几季《七十二家房客》不断循环播放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现在,机顶盒失宠的年代

曾几何时,广州的电视节目是引领过国内潮流。

80年代,这里诞生了领先国内其他综艺、收视率达95%的《万紫千红》;又有一播出就空大半座城市的情景剧《万花筒》,两者都开创了国内先河;国内首部以公关行业为题材的都市生活剧《公关小姐》……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公关小姐》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谈及广东,大家都第一反应是经济大省,但说到广东人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总是不红不绿,有些还面临收视疲劳的挑战。

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反而难以找到一部风靡一时的电视作品?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曾经引发“万花筒效应”的本土电视剧《万花筒》

其中有大环境原因:移动网络的普及发展、创作人才流失、电视行业不景气、艺术环境的急功近利、粤语传播力减弱等。

也有自身因素,广州电视成功太早,同时被定了基调,正所谓,成也“生活化”,败也“生活化”

无论《万花筒》、《外来媳妇本地郎》、《沙煲兄弟》、《七十二家房客》、《公关小姐》,广州的电视节目擅长将人物故事生活化、百姓化,讲述平凡又带点俗气的草根生活,令人觉得故事发生自己身边,角色就像是身边的某个朋友。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国内不少电视台都崛起,大家都在谈IP、追逐流量、拼制作,但广州的本土电视反而“与世隔绝”。

无论何时何地打开电视,你看到的节目依旧是同样的演员班底,相似的棚景布置,简(lao)朴(tu)的服装道具,讲的依旧平常广州人鸡毛蒜皮的日常小事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节目不变,但观众总是会长大的。

特别是现在的观众选择不再是单一,观众看过制作精良的美剧英剧日剧,曾经觉得再好看的本土剧都会相形见绌,所以桥旧”真的未必有人受

就如曾经雄霸一时的TVB,也要适应时代发展而作出改变,拍合拍剧,用新编剧新演员,我们也期待未来某一天,广州本土电视剧和节目能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你上一次看电视是什么时候?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年龄越大看外来媳妇本地郎越觉得心酸?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网友公子晓卉的回答说中了我的心声:

外来媳妇本地郎》虽然是个电视剧,但它像真实的人生一样,陪伴了很多人度过了十多年的时间,不是像《还珠格格》一样重复播放十多年,是真真切切不间断演了十多年。

 

这十多年康家的故事,已经不像电视剧了,像我们真实的老友街坊,我们看着它发生了实实在在不可逆的变化,天庥长大了,他再也不会是那个小肥仔,二叔去世了,他再也不可能回来,阿婵还是唠唠叨叨,但你清楚看到她真的老了……

这些一切,就是时间和岁月,真实留下的痕迹,不会再重来,所以当你感觉到这些变化的时候会难过,是因为感受到了时过境迁,我们终将老去的无奈。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也许你已经记不清上一次打开电视是什么时候,也不记得自己从什么时候没再追本土电视剧,但它们早已成为一种集体标志、一种共同回忆,深深刻在我们每个人的脑海里。

逝去的时光,离开的人,已不复返,但童年的回忆永远无法替代。

各位自己友,

你追过什么本土粤语节目?

你最喜欢的本土连续剧又有哪些?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

广州人,你从几时开始拒绝电视捞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