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秀区北京路南关电影院西侧的建筑工地上出土了三艘清代船只,是广州考古60年来首次发现实体船只。那次的发现,被认为是广州清代内河运输繁荣的印证。而最有趣的是,发现船只疑似古官船,发现地点距离天字码头才100米左右。这样一来,我们又要勾出一段古仔来。 

粤岭讲故事||“广州第一码头”天字码头

  讲到这天字码头,因这个码头是广州第一个码头成规模的码头,故取《千字文》中“天地玄黄”的首字“天”来命名。到了清雍正七年,天字码头成为了官府码头,专用于迎送过往官员进出广州城。然而,最初的天字码头,竟是由一个破产的渔民所修建的!

粤岭讲故事||“广州第一码头”天字码头

  相传,在明代成化年间,粤东大埔县三河坝旧寨村有水上青年李寿相,身强力壮,善水性。恰遇连年大旱,水贼横行,贼人将李寿相一家赖以为生的那只渔船抢去。为求生存,他就带同老婆并一对仔女,走难来广州,在珠江河边拾烂木、草席搭茅棚为家,自己做货船船工,妻儿帮沿岸船只上落货,赚取微薄收入。一年中秋节傍晚,李寿相正在船头撑篙,偶见江上漂来一位溺水者,便恳求船主相救。但船主唯恐救上的是死人,大大不吉利,不让李寿相落水。溺水者漂近,李寿相眼见水中人尚能挣扎,再拖延半刻,恐怕无命,便毅然跃入水中,将他救起,背回家中抢救,终归救醒。原来,此人乃西关一陈氏富商的公子,游河期间不慎落水。为求报答,陈家以白银1200两相赠。自此,李寿相有了本钱,自购船只做货物运输,后来坐拥廿多只船的船队,富甲一方。眼见省城珠江岸没有一个专供装卸的大码头,于是独资在城南江上沙洲兴建码头。因其为第一个大型码头,“天字码头”就此得名。至于这个沙洲,就是传说中的太平沙了。

粤岭讲故事||“广州第一码头”天字码头

     那么,为何这个私人码头后来变成官方专属的呢?其中又有一段古。原来,随着江岸淤积,太平沙岛南岸逐渐往南推移,李寿相原修的码头已不在江岸,失去了功用。雍正七年,官府在此处江岸重建天字码头,作为官府码头。也就是说,后来的官方码头和原底的天字码头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码头,只是名字沿用从前罢了。清廷亦没有从李家手中购得码头,更谈不上官霸私产。而今天的炮房巷、接官亭巷就是因应这个新码头的产物。

粤岭讲故事||“广州第一码头”天字码头

  然而,码头的变迁仍然继续,随着珠江北岸的逐渐向南推移,天字码头亦不断向南迁建。雍正时的码头,在今北京路与接官亭巷名相交处附近;咸丰年间,码头已经迁到如今北京路跟八旗二马路相交处北侧;清末,已迁到现在沿江中路的路面上;到民国前期,码头已迁到接近今天天字码头的位置。1949年后,天字码头由民国的木结构改建为水泥台,上世纪60年代初扩建成钢混结构。再经历1980年、1995年、1998年几次的改建、重修,就成为了如今的样子。所以说,这次古官船的发现,其实也就证实了这段珠江河岸向南推移、天字码头向南迁建的一段变迁史。

粤岭讲故事||“广州第一码头”天字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