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经常会出现热点其实深究源头都是很无厘头的,就像什么“皮皮虾我们走”、“广东人吃福建人”之类的梗,而上周刷爆微博和朋友圈的“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再见麦当劳,你好金拱门!)”一事也是如此。

 

改名金拱门的缘由很简单,就是基于资本运作的考虑麦当劳的中国运营公司法定登记名称由“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改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只不过消息传出后,麦当劳这个听起来洋气的名字和金拱门这个听起来土气的名字让网友感到太大反差,结果成为了段子手的狂欢而已。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是中华文化自信体现?呵呵呵!

 

不过,类似的无厘头却总不缺各种砖家叫兽能从里面解读出各种伟大意义来,例如有官方媒体就评论道:“麦当劳改名金拱门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外资企业文化的整合趋势,是的文化自信的体现,对民族生命力的自信。”当珠江经济台采访我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时,我就第一时间笑了出来——这些砖家叫兽真是无知者无畏啊!

 

麦当劳创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而双拱门标志是1960年代才有的设计,虽然一直不断有小修改调整,但一直沿用至今半个多世纪,这个标志的英文名字就叫做“Golden Arches”,所以这个名字也逐渐成为了西方世界对麦当劳的外号,就像我们广东人经常叫麦当劳做“老麦、M记”一样,而“Golden Arches”直译中文就是“金色拱门”。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是中华文化自信体现?呵呵呵!

 

早在二十多年前,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就提出了“预防冲突的金色拱门理论”(Golden Arches Theory of Conflict Prevention),认为任何两个开设了麦当劳门店的国家都不会彼此开战——这个理论给结束冷战的世界描绘了一种建立在“经济人”基础上的前景——人类将用巨无霸和炸薯条取代对战争的欲望。另外,1997年美国的人类学家詹姆斯·华生也将麦当劳在台北、香港、北京、东京、首尔,如何融入当地文化的成功经验写成了一本书书叫《金拱向东:麦当劳在东亚》。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是中华文化自信体现?呵呵呵!

 

可见,“金拱门”并非什么新的创意,说是中华文化自信体现,真的只能呵呵呵了。况且,这次中国经营公司的改名根本不涉及麦当劳餐厅的品牌和产品任何变更,对消费者也没有直接影响。例如肯德基和必胜客的经营公司是百盛集团,中国大酒店的业主是岭南集团、管理公司是万豪集团。产品、服务、门店的品牌名和公司的法定登记名称不见得一定都要一样,反而不一样才是常态。砖家叫兽实在是少见多怪了。

 

最后,还分享一个趣事,麦当劳在新加坡的运营公司名字是“Hanbaobao”,你埋单的时候就会见到。这是什么意思?就是汉堡包的汉语拼音(新加坡也是用简体中文和汉语拼音),哈哈!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是中华文化自信体现?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