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热搜让众人追忆起了曾经的青春岁月。
#许留山#因疑似倒闭上了热搜——
众多网友不敢相信:
但幸好官方出来辟谣了,内地的店铺并无波及。
有网友说,小的时候在这些店铺里,吃着甜品就觉得自己是TVB里的主角。
曾几何时,广州人放学后“最威水”、最开心的事,是去吃一次存好久的零用钱才吃得起的杨枝甘露、芒果小丸子,再一起讨论昨晚看的TVB剧情。
然而现在,不仅是港剧,连同港式甜品都成为了“时代的眼泪”。
01
开创“万物皆可芒果”的港式甜品
“港式糖水”、“港式甜品”通过港剧深入人心,很多人来粤港澳第一件事就是要尝一尝电视剧里让人流连忘返的美食。
▲经典TVB剧里面关于糖水的镜头,图源网络
而把“芒果”和“港式甜品”画上等号的第一人,正是“许留山”的创始人许慈玉。
那时候粤港澳都很流行推个小车在街头卖甜品、雪糕、小吃,“许留山”的开始也离不开这部小车。
▲经典的推车仔卖糖水,图源头条新闻
60年代,许慈玉继承他“老窦”许留山的医术和药方,并以父之名用手推车在香港元朗街头卖古方龟苓膏和凉茶。
在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客源后,他于70年代开了第一间“许留山”门店,但当时还是凉茶铺。直到80年代“许留山”才真正开始卖甜品,像是椰汁糕、糖不甩。
▲许留山凉茶铺的旧照片,图源网络
名震四方的“芒果西米露”终于在1992年面世,也是因为这个甜品让许留山奠定了“港式水果甜品店”的地位,开启了“万物皆可芒果”的创新品种。
而后因应香港这个快节奏的地区,“许留山”还开创了杯装的鲜果特饮,把从前碗里吃着的糖水变成了,能带走的杨枝甘露。
不仅在香港火,被本土美食家称赞为“到了香港,吃了许留山才知道香港的含义”,还被CNN誉为“游港必尝甜品”。
大约在2000年-2010年期间,是“许留山”最受欢迎,最火的时候。
不仅在电影里有它的身影,Twins的歌《友谊第一》里唱着“让我们结伴探访许留山”,而且在广州开第一间店时大排长龙,还变成了一个旅游攻略上的常客。
▲电影《小亲亲》,很多自己友第一次知道“许留山”,正是通过这部电影
2004年7月广州第一间“许留山”在中山五路开张。
▲图源金羊网
那时候,很多学生党为了能和同学周末约着玩,或者偷偷谈恋爱约会去吃甜品,借去北京路新华书店买书名义外出。表面上在写作业,实则是你一口我一口地吃杨枝甘露谈恋爱。
▲许留山经典餐品,图源网络
而后分店越开越多,论坛上讨论广州美食也不忘带上“许留山”。
▲古早美食帖子,图源天涯社区
但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消费选择日益多元化,加上自身的内部管理出现问题,“许留山”经营状况每况愈下,09年更是出让了所有股份。
也因为这样,“广州许留山”和“香港许留山”发生了争执(合同纠纷),随后“广州许留山”更名为”邓留山“。
▲改名前后对比,图源水印
在纷纷攘攘间,这些港式甜品店逐渐被新式奶茶店取代,曾经风靡一时的“许留山”,现在连同时代的对手“满记甜品”也拼不过了。
02
那个没有网红店的时代
2000-2010年,移动互联网还未普及的时代,虽然没有“网红店”的说法,但有流传在年轻人社交圈中的“广州年轻人必去X大圣地”清单。
除了“许留山”、“满记甜品”这些大热门店,还有“水果捞”、“佰搭果”、“仙踪林”等等。这些店不仅以港式水果甜品出名,还搭配出售广受欢迎的西餐菜品。
▲图源水印
以绿色、白色为主要设计风格的店铺,在那个时代看来足够时尚、精致。西餐、甜品的小资气息浓郁,满足了很多年轻人渴望赶潮流的想法。
哪个80后90后不渴望和朋友约着、被父母批准,吃上一次芒果(榴莲)班戟、杨枝甘露,或者学着港剧里面的主角”撑台脚“吃牛排、喝咖啡。
▲图源水印
但“佰搭果”、“仙踪林”、“水果捞”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生党吃不起。二三十块一个甜品,三十四十一个套餐,囊中羞涩的年轻人只有羡慕的份。
相信很多90后,路过“佰搭果”的门店时都会被他们门前的雪柜所吸引。雪柜三层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甜品、饮品水果,躲在玻璃后忙碌工作的厨师是大家都羡慕的对象。
▲图源水印
然而,现在的他们已经过气到,明明打对了名字,微博搜索却以为用户输入错误。
不是偶尔经过江南西、流行前线等步行街,看到那个鲜活的绿兔子,或者那个显眼的雪柜,这些曾经的”圣地“已经很难在社交平台上被看见、被想起。
03
有些离开的结局是注定的
有网友说:“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了送别曾经模式,忽然意识到,这些时代标志物的倒闭退场,为何如此让人伤感。因为,最年轻的时候,走在流行尖端的那份时髦和先进的荣耀感与虚荣心,随着时代的变迁,跟随着这些店铺或者其他的什么一起倒掉了。”
虽然“青春记忆里的荣光散去”是个伤心的事实,但有些店铺的关闭是注定的。
进入2020年,即便没有疫情的影响,餐饮品牌的淘汰亦越趋激烈,不仅要保持品质,更要持续创新——不仅仅在产品品类上创新,更要在消费体验上创新。
无论曾经多么火红的品牌,单靠消费情怀坐吃山空,终究无法留住年轻人的脚步。
当其品控能力越来越差,连招牌也无法招揽食客时,无可奈何的唏嘘结局注定要上演的。
就像打败方便面的不是其他,而是美团、饿了么外卖;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而是微信和支付宝一样,打败你的,不一定是同行,更可能是时代。
各位自己友,
你有经常去许留山吗?
还记得以前哪些广受欢迎的店铺?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一下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