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中国,搜遍网络,会看到广州有几个城市性格特点人人皆提:自由、开放、包容、低调、务实。不单是奢侈品消费不像中国大陆,广州这座城市及市民性格、意识也和中国其他城市很不一样,还是分几个维度来解构:

 

1、自由与包容

 

中国是农耕文明的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城市,依旧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子,讲究背景和关系,知乎有许多帖,讲的就是在北京上海被排外、二三线城市靠拼关系,农耕文明的社会,就最讲究郡望和地域来划分人。比如某大城市一些本地人喜欢高高在上欺负外地人,某大城市一些人喜欢把过错推给外地人。其实不只是大城市,很多二三线城市随着发展也涌现出排外的市民意识。

 

越国际化的城市越是自由包容和多元化的,“排外”是一直以来形容广州最少出现的一个词,广东是近代民主最早的发源地,加之是改革开放的先遣地,平等,包容早已深入人心。

 

广州八百年前就有阿拉伯商人来聚居,一直就在光塔路没被驱逐过,今天长着阿拉伯的大胡子其实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对历史文化比很多青年都懂。今天还有数十万黑人、中东人、拉美人,我所在的NGO[YouthCanton]曾做过访问,你到北秀、三元里、东圃问问,有哪个黑人说广州人歧视排斥他们吗?连他们去散步广州人都乐呵呵的打招呼看热闹,只要你不犯罪,广东人说“和气生财”,大家都一起赚钱。说广州排外,当然不否认有,但跟其他城市相比呢?

 

用一句话说在广州的“自由”:就是只要你不影响(损害)别人,爱干嘛干嘛,100%的没人说你、没人管你。要是有人管你,会有很多人为你挺身而出呼吁你的权利。

 

2、民权与民生

 

广州人不会太过于讲究背景和关系,凭能力可以立足,能包容你的成长,更追求个人和平民的权利,更看淡权贵,源于广州千年的世界贸易史及海外粤侨的积淀与影响,一种大码头和大商埠的市民文化,自古就是海洋文化、商业城市“天下熙熙皆是来客”。把人一视同仁,是商业文明历史积淀下的社会观。

 

在这种背景下,广州公民意识最强,欧美发达国家的公民社会是“小政府、大市民、穷政府、富国民”,习总也说:“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因为只有这样民生民权才会得到最大保障。这几点在广州最得以体现。

 

广州人应该是中国(大陆)公民自治意识最强,去XX化最成功的,骨子里最不畏权贵的一群人,具体体现在:注重民生、社群宽容、舆论发达、为民抨击公权力、施政对民意的低头。

 

每一年省政协大会,所有媒体热播的,就是“抢麦战”(抢话筒)政协委员和特邀人士年年抢,为了能发表议题,委员们将围巾、横幅、广告牌、书灯、矿泉水任何手上东西挥舞吸引注意要求发言,有的干脆直接将工作人员的话筒抢来“当委员不能太斯文”。他们举牌想说什么?随便看看任何一年的:[孤儿]、[医改]、[修地铁扰民8年]、[代失独老人发言]、[粤剧存亡]……大多围绕教育、交通、医疗等民生热点。(可随便搜图)

 

大家可搜其他省政协大会的开会图片对比。如果说他们作秀,那么你认为“大陆最接近公民社会”的城市有这样为民生抢话筒要发言的行动吗?

 

搞经济和行政的人知道“预算清单”的重要性吧?广州是中国第一个出台年度财政预算清单的城市,且不说能有几个城市要多少年才能出。这是进步该夸奖吧,可广州政府110个部门公布出来以后,媒体和舆论及市民开始挑刺,对夸张离谱不清晰的条目大加指责,官员尴尬的解释和削减,为什么要夸你?这是你该做的,是你们来服务我们,这是纳税人的钱。

 

还有太多例子就不举了。

 

网上经常可见许多贫困县的政府大楼,富丽堂皇高大气派直逼省会级别。你觉得最有钱的广东省政府大楼是什么样呢?欢迎搜索。

 

点解认为广州系中国大陆最接近成熟公民社会嘅城市?

3、文化与意识

 

广州包容各种文化,甚至给予各种土壤和舞台,但并非不爱本土文化。相反,广州人对粤文化的爱深入骨髓,风雨不改,至死方休。

 

约十年前,市政说打通北京路到江边,要拆天字码头再建,广州人不干了,这是服务了广州500年的码头,见证了广州当年千帆尽举贸易世界的辉煌,怎么能拆?于是很多人彻夜举牌拉手守护这座老码头,媒体呼吁,代表发文,民间各界人士设计各种保留方案。最后,说必须立法保护。广州人这才作罢。

 

去年我一位济南的朋友说他们火车站要原样重建了,我看了下图,漂亮的德国百年建筑,我说真可惜,他说可惜的是当初没人保护。

 

广州还有一位老人,李瑞然老师,18年来一直用镜头记录广州变迁,记录每一栋普通老建筑倒下之前,一直到他生命最后一天。他去世后,许多广州人接过了他的相机直到今天。

 

类似的例子还有恩宁路骑楼街等等。

 

就算满桌子人都在讲粤语,只要有一个人讲了一句普通话,所有的粤语都会开始切换为普通话。

 

这一点,可能会引起很多不讲粤语的外省人的共鸣。好在我大多数广东朋友的普通话还不错,但偶尔会遇到一两个普通话捉急的,却又非要讲普通话,我只能跟他说:“你讲白话吧,我听得懂。”然后他才会顺畅地跟我讲粤语。

 

就算如此,一旦他讲完,我用普通话回答之后,他又会不自觉地切换回普通话频道。让人听得好捉急。

 

而与之对应的,是我的家乡,四川。在那里,方言就是强势的存在。就算是CCTV拿着话筒用最标准的普通话采访街头的人,大多数人都还是用四川话回答:“说啥子?”。

 

当然,这并不代表广东人对方言不看重。与之相反,他们非常维护粤语的存在,前几年有政府文件要求幼儿园教学使用普通话,民间还掀起过一阵不小的”撑粤语“反对潮。

 

但这是两码事。当考虑到在座者听不懂粤语的时候,切换语言是对其的尊重,对“自我”的放低。很多广东的朋友,似乎天生就有“站在对方立场上想”的本领(又或者是从小教育如此),和他们相处总会被照顾得无微不至,有些细节甚至自己都还没注意到,他们却帮你提出来。

 

比如:“今天这个汤是菜干煲猪肺,听你最近总是咳嗽,要多喝点。”

 

广州今天活跃着许多民间保护传扬粤语的团体,如自发组织编撰粤语儿歌希望赠送幼儿园,如网友自己做粤语历史变迁的视频、教材。比如广州人会为了“Canton”这一个单词呼吁多年,从未停歇。

 

又比如我所加入的NGO(YouthCanton)其中一项做的就是介绍外省新移民的小孩子与广州本土小孩交朋友,家庭之间组织亲子活动、聚餐,让新广州人的第二代小孩学会粤语,喜爱、融入粤文化,因为他们生长在广州,长大后也是传承粤文化的一份子。我们认为这是粤文化未来生生不息的源泉。

 

还有很多细节都可以看出一座城市的公民社会程度。比如“让座”,07年我在某大城市的当天晚报上看到半版评论,大意是“该不该给不用买票的人让座”,缘于一个大妈在公交车上要求一位老人起身,说不买票的人不给坐(该老人年龄到了可免票),报纸的结论当然是正面的,可是我很惊讶,这需要讨论吗?(真实事件,不指哪篇报纸,免地域)

 

广州曾被外地媒体评为中国让座率最高的城市之一,说是有记者扮演抱小孩、残疾人去公交、地铁暗探让座率情况。其实这篇报道还缺一些东西,我经常看到,一对很时尚的青年情侣,背着包依偎着坐在公交车或地铁里听一副耳机,不管打扮多新潮多娇傲,看到有需要的人,立即会起身让座,然后继续旁若无人的站在角落听歌,窃窃私语,像没这回事。我相信住在广州多年的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让我感觉这是城市未来的希望,它有让座之外的含义,这是公民社会很重要组成。

 

“我的世界有我的个性自由,但我对这个社会有责任自律。”

 

再比如前些年X1X散步,一路跟着围着那些小平头的都是广州学生、广州青年,默默举着牌呼吁冷静等等。人群散去,收拾垃圾的,帮打扫摆花盆的,也是广州青年自发的组织一直搞到深夜然后安静离去。

 

有不少国内媒体人说:“广州总算没有令我们失望。”

 

广州接近公民社会的特征,还体现在媒体舆论,除了国家党报,广州有全国发行量最大的三大报社,媒体相对宽松、多元、无畏。

 

我经常去一些大城市出差,晚上看电视,转来转去的频道都是像芒果、番茄台一样娱乐秀,真人秀、选秀,本地台也大同小异,让我很不习惯,好像没东西可看。广州本地的南方台、广州台一到黄金时间,全部是诉求民生,抨击公权,官爷澄清等等,会让你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当官是很“辛苦麻烦”的,换言之,做百姓是很开心的。

 

凡此种种,不胜例举。

 

广州从100年来就一直走在中国公民社会探索的前端,如果你接受的资讯够广,就知道这不是我下的结论。或者,你认为内地最接近公民社会的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