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自海上来。

在海南自贸港建设加速进入新阶段,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进出口稳步向好,招商引资热潮兴起的眼下,金融业扬帆起航正当时。

12月6日,汇丰银行宣布其海口分行正式开业,成为落户海南自贸港的首家国际银行。

金融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助力,对自贸港的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身为拥有超过百年历史的国际金融巨头,汇丰的落户无疑加剧了人们对自贸区未来逐步汇聚全球金融资源的联想。

当前,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和国际化经济体系的创新,无疑体现了中国持续开放市场、深度融入国际经济的坚定决心。新时代叙事下,这不仅是海南发展的新机遇,也是汇丰为代表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新蓝图。

金融助力自贸区蓝图

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一直是探索开放和创新的前沿阵地。启航一年多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打造自贸港国际开放的新模式征程中不断展示改革开放的勇气和创新。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其中双十五的税收优惠、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等系列政策,让海南金融私募行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可以肯定的是,《总体方案》的发布,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作为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方案》在制度设计上对金融支持海南自由贸易港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等,将为金融创新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促进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与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措施,要求率先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落实金融业扩大开放政策;要求加快发展资金结算中心,依托海南自由贸易港这一平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2021年4月8日,作为一项全新制度安排,我国首个市场准入特别措施落地海南自贸港,以海南作为全国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先手棋,围绕医疗、文化、教育、旅游等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推出22条“量身打造”的特别措。

4月9日,自贸港再获政策利好:从提升人民币可兑换水平支持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到完善海南金融市场体系、扩大海南金融业对外开放,33条重磅金融措施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金融是激活自贸区发展的活力之源。作为自贸港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金融服务的品质和层次关系到改革开放全局的筹划。事实上,从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启动自由贸易港建设,金融业作为支撑作用的核心功能一直是党中央宏伟规划中强调的重点

海南省金融监管局局长陈阳对媒体表示,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积极开展招商是重要一环。希望更多金融机构入驻,进一步丰富海南的金融业态。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

2020年6月23日,汇丰银行一行来到海南,就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的相关事宜与省金融监管局展开了交流探讨。随后,7月汇丰银行再次来琼调研选址,开展设立分行的前期准备。

汇丰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能充分利用汇丰银行的全球客户资源与丰富的对外贸易经验,大力推动海南离岸贸易业务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海南公共基础服务项目建设,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力量。

汇丰对海南自贸港的向往不仅是国际金融巨头对中国市场机遇的精准把握,也有基于其全球业务策略向中国等亚洲市场倾斜的发展需要。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海南全省仅有南洋商业银行一家外资银行,其他的中外合资财务公司、外资券商、外资保险机构、外资产业投资基金基本上空白。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薄弱是海南不容回避的发展短板。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速,海南经济经济发展也驶入了快车道。近三年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76万多户,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超过过去30年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的一半以上。各项开放措施的落地实施也让海南金融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预计到2025年全省金融业增加值将达1000亿元,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000家,初步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金融体系。

在政策红利的推进下,金融机构入驻自贸区的动作也加快了步伐,汇丰这样的国际银行也积极行动起来,在当地设立网点,抢占自贸港发展先机。

有消息称,海南今年还将着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探索实施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离岸贸易税收制度,发展离岸贸易。而离岸贸易无疑正与国际银行的优势契合。对于汇丰这种以服务国际贸易为初衷的银行巨头而言,遍布全球的网点和多年的跨境服务经验是其它本土金融机构难以超越的优势。

纵观中国自贸区的建设发展,外资银行从来不曾缺席过。无论是上海自贸区、还是广东自贸区,汇丰都积极参与其中的业务创新。不仅成为首批在广东自贸区开展个人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外资银行,也在上海自贸区成立了首家外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开展创新探索。作为参与自贸区发展的活跃外资力量,面对海南自贸港的宏伟蓝图,汇丰的布局也是应有之义。

而对于需要大力补足金融短板的海南而言,极为需要外资金融的携手共进,以加速账户体系建设以及造离岸金融中心,实现海南金融业双向开放、高层次开放发展。由此,海南与外资金融的握手合作早就埋下伏笔,海南需要外资金融,而外资金融也渴望展示实力的新竞技场。

而另一方面,外资企业的加入也让外资金融看到业务机遇。统计数据显示,从2018年提出自贸港建设,3年多来,海南已逐渐成为全球投资热土,实际利用外资已连续3年翻番。今年前8个月,实际利用外资达到19亿美元,同比增长388 %,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67家,远超去年全年新设1005家企业数量。

大胆探路 小心求索

未来的想象总是美好的,但现实的挑战却不容小觑。

就海南现实的经济发展现状而言,金融助力还需产业发展结构的匹配。从现实的经济数据来看,海南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突出,其支柱产业主要是农业和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而工业,特别是海南重点要发力的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生物医药、深海产业、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高端食品加工产业等所占比例仍较小。

这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产业错配,由此带来金融服务的土壤还不够肥沃。要改善这一状况,还需要完善当地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的设施,提升金融行业助力的服务广度和深度,让外资金融有施展机会和发挥空间。

这两年受疫情影响,许多国际企业在业务拓展的决心和步伐上表现出谨慎和徘徊。以外资金融机构为例,今年4月,美国大型金融机构花旗银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等13个市场的个人银行业务,这一举动引发了舆论对外资银行在华发展方向的讨论。

外资会在多大程度上进入海南,又会在自贸区有怎样的作为,这不仅取决于其对自贸港经济前景是否看好,中国的宏观政策和制度环境是否有利于外资运营,还在于海南是否做好了软性制度规划及硬性的营商环境建设。政策的吸引是其中很大一块,但长久来看则要看自贸区的综合管理和发展实力。毕竟,以利益留住企业才是长久之计。

因此,当前自贸港更应该有所坚持和有所为,坚持进一步健全完善海南自由贸易港各类正面和负面清单;简化审批流程,不断提升效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营造好的竞争环境;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更加注重引进外资,不断扩大外贸规模;降低运营成本;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引进自贸港所需的国际人才;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而稳健的金融,需要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相应的法规建设,以保障金融体系稳健运行。要逐渐构建起与自由贸易港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海南可以考虑更多地借力跨国银行,利用其沉淀百年的全球资本运作经验和金融之道,助力海南完成制度的顶层建设与框架设计的落地。

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未来可期,参与其中的海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则应大胆探路,小心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