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光复北路528号群楼加装电表和加压泵前后对比图

图:辖区旧楼道适老化改造<加装扶手>

图:社区“针心裁意”缝纫志愿服务队在缝补衣物

图:上门探访辖区困境儿童

图:向社区困难群体发放爱心物资
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道人民中社区以街道创建“一社区一品牌”创新工作举措为抓手,以“‘津’心守护 人民‘中’意”为品牌名称和建设路径,结合社区实际,聚焦“一老一小”民生关切,通过加强党建引领,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强化精准化服务举措,将“民生小事”办成群众“心头大事”。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服务活动83场次,惠及辖区居民群众2100多人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3项,初步形成“精准对接需求、专业服务支撑、长效跟踪保障”的全新基层民生服务体系和工作格局。
一、“银龄守护”,打造适老服务矩阵
针对社区老年人服务需求,以“健康护航 安全提质”为主线,推动多项社区适老化改造项目落地。一是适老改造“强发力”。聚焦辖内老年独居群体居家安全问题,结合“平安龙津·急先锋聚智安居计划”积极常态化开展入户摸排,为4户高龄老人家庭完成电路改造及智能烟感器安装,杜绝安全隐患;对社区6栋老旧楼道开展适老化改造,加装扶手100多处,惠及该区域300余名行动不便老年人,获得高度赞誉。二是健康服务“零距离”。根据街道整体安排,积极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在社区开展“健康讲座 爱心义诊”相关活动12场,为65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体检、慢性病管理等服务,覆盖社区居民400余人;开展消防安全、登革热防控宣传活动,服务社区居民260人次,增强人们安全意识和健康素养。三是安全保障“全链条”。在街道大力组织下,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社区消防隐患大排查行动4次,整改电线乱拉挂和飞线充电、楼道堆积堵塞消防通道等安全隐患13处,夯实社区消防安全基础;联合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环卫站等开展流动商贩整治行动2次、“每周一净”专项行动56次,积极清理辖区卫生死角,提升社区环境品质。
二、“幼苗成长”,关注困境儿童帮扶
以街道“急先锋聚光伴童计划”为工作载体,在街道指导下,整合多方资源,为社区4名困境儿童提供“物质帮扶 心理关怀 教育支持”立体化和人性化服务。一是“心愿认领”赋能关爱。通过网格党小组收集有关“儿童学习用品”“生活物资”等微心愿11个,发动辖区党员、企业认领并予以兑现,惠及困难家庭3户。二是“爱心结对”赋能帮扶。以社区妇联为依托,积极组建社区“爱心妈妈”结对小组,与辖区困境儿童建立“一对一”探访关爱机制,定期开展情感陪伴、心理疏导等个性化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三是“实践教育”赋能成长。在街道指导下,积极开展“探趣龙津之特色导赏员培训小组”等特色工作,依托龙津丰富人文历史资源,认真组织辖区青少年儿童(包括“困境儿童”)参与龙津历史街区导览、非遗文化体验等活动,用心培育他们的归属感、自豪感和社会参与感。
三、“五社联动”,凝聚共建共治合力
强化党建引领核心,深化“社区党委 大党委单位 社会组织 志愿者 居民”联动工作机制,积极推动资源下沉和服务精准化。一是资源整合“网格化”。在街道指导下,联合“大党委”成员单位积极开展“微项目认领”活动,成功解决社区飞榕修剪、水泵等公共设施维修等民生问题15项;增设社区充电桩287处,协助更换辖区楼道灯泡50余盏,解决居民“充电难”“照明暗”等痛点。二是志愿服务“常态化”。在街道组织下,组建社区“针心裁意”缝纫志愿服务队,为辖区老人修补衣物100余件,体现关爱;开展“爱心物资发放”活动,向社区低保家庭、残疾人群体等发放帮扶物资数十份,体现关切。三是应急能力“标准化”。根据街道整体规划,加强平安社区建设,每季度积极组织举办“突发应急演练”“消防安全联合演练”等活动,累计培训居民200余人次,有效提升社区维护消防安全与应对突发事件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广州市荔湾区龙津街道人民中社区通过建强“‘津’心守护人民‘中’意”为民服务品牌,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被动应对”到“主动服务”的治理转变,二是从“单一供给”到“多元共融”的服务转变,三是从“突击整治”到“长效管理”的机制转变,对推动社区善治、民心凝聚和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夯实牢靠根基,为基层社区的全新治理和发展打下“探照灯”和“开路铲”。下一步,该社区将继续深化和拓展品牌建设内涵和覆盖面,通过精准落实民生实践项目,推动形成“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的社区民生服务新局面,为幸福社区建设贡献“龙津经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小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龙津街:“‘津’心守护 人民‘中’意”——人民中社区为民服务品牌建设观察》https://www.gznf.net/market/142331.html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