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节送礼

在人际交往中,广州人历来注重礼尚往来,以“手信施礼”为尊重他人的表示,逢节送礼,以表达对对方的尊敬、友善等感情信息。
清代、民国时,中秋节前数日,各家以月饼,配以鸡、鸭或柚子,馈赠亲友,并以月光饼分遣小孩。
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一》载:“广州每至八月初间,城中各饼店门前,挂一挑凿通花金色之木牌,上刻‘中秋月饼’四字……人家多买之,赠送亲友……名曰送节。”又载:“有到亲友家去庆贺者,名曰拜节。”同书《广州岁时纪》载:“十六日,外嫁之女回母家拜节,亦称钻节罅。”

清末《点石斋画报·祀兔成风》的中秋拜兔儿爷

清末《点石斋画报·祀兔成风》的中秋拜兔儿爷

番禺地区,中秋节前亲友一定互送月饼、礼物。外嫁女送月饼回娘家叫“送节”,娘家以柚子和大小俱全的“仔乸芋”作回礼。各家各户给小孩送灯笼。

广州城东天河区一带,媳妇要在八月十五日之前“送节”,即送月饼、水果回娘家,娘家收受一半以上。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广州城东北郊今萝岗区,中秋节前便以月饼、果品向长辈、亲友送礼。受礼者以柚子、佛公饼等物回敬。外祖父(或舅父)则要另加回赠小灯笼给外孙(或外甥)。
中秋节和春节前是两个送礼高潮期间,因而腊味店门市尤为兴旺。
清代、民国时,每逢中秋,塾馆学东一般都会买饼作为礼物送给先生。学生照例给老师送月饼,孝敬老师礼物(这是塾师的一种收入)。学生家长送礼给老师,礼物多为现金、鸡鸭及饼食等,多寡无硬性规定。
当年送礼之风盛至有倾家者。1934年《广东省地方纪要》第二编南海县部分载:“俗尚奢靡……周村有送月饼而致倾家……现经县申禁,其风稍敛。”
过去农民每日定时进城收集粪便,有个雅称,叫“倒夜香”。他们与城里的住户建立了固定的供求关系,每到中秋节,便会送一些莲藕芋头之类的农副产品给这些“关系户”,以表谢意。

树中秋

清末《吴友如画宝·愿月常圆》的中秋拜月

清末《吴友如画宝·愿月常圆》的中秋拜月

“八月十五竖中秋,有人快乐有人愁;有人楼上吹箫管,有人地下皱眉头。”这是盛行于民国时代的广州儿歌。“树中秋”(或作“竖中秋”,意同),是一个颇具广州与周边一带地方特色的节俗,约形成于清代中期。
所谓“竖”,就是把中秋灯高高竖起。一般就是把彩灯用竹竿竖起,有的还联成一串,挂在屋檐下或天台上,与明月争辉。
清咸丰(1851—1861)倪云癯《羊城竹枝词》咏:“芋魁个个饼层层,庆贺中秋习俗仍。十万人家三五夜,有楼台处有红灯。”
清光绪三年(1877)陈坤《岭南杂事诗钞》咏:“明月满城秋正中 香球高插大旗红。如何天上团栾节 恰似戎行气象雄。”附注:“广州中秋夜.各家屋上树旗,悬香球,远望如在行间。”可见当时广州城街巷中“竖中秋”灯笼有如夜间古代军营所悬之灯,成行成列。而且当年广州人家还有挂旗子、悬香球之俗。
“树中秋”的节俗从清代延续至民国,风气更盛。
一般是节前十多天,各家就用竹条扎制各式灯笼,灯笼圆形方形随意,或作果品、鸟兽、鱼虫诸形,如鱼龙灯、鸟兽灯、花果灯、鸡公灯、铜鼓灯等等,及“庆贺中秋”等字样,裱以彩纸或丝绢等,绘各种颜色图案。中秋夜,灯内燃烛(光可映射出来。民国时有用灯泡的),用绳横系于短竹竿中,或系于竹干一端,再高“树”(挂)于家屋高处,如屋檐、天台上,也有的是先扎一盏大灯,在下面再联结多个小灯,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其他形状,再插在屋顶、阳台或树上。有的还挂彩旗、七星旗、银铃等,这就是俗语所称的“树中秋”或“竖中秋”。

上下九的中秋夜

上下九的中秋夜

富贵之家所悬灯笼可至数百盏,高可数丈,砌成“贺中秋”等字样。平民百姓或竖一旗竿,挂上灯笼,一般至少两颗,也自取其乐。家人聚于灯下宴饮。于是满城灯火,大街小巷,屋檐瓦顶,骑楼天台,到处火树银花,彩光闪耀。呈现一派祥和喜庆的景象。
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岁时纪》记“树中秋”节俗颇详:“是夜,各家以小灯联续,多数砌成字形,或特殊形,高揭于家屋之高处,曰庆贺中秋,俗曰‘树中秋’。满城灯火,如明星罗列,即小孩亦有提灯之会。盖取光明之意。”
同书《广州之中秋节一》又载:“各家男女,在节前十数天,用竹条扎灯笼及果品、鸟兽鱼虫,并各种庆贺中秋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之晚,燃烛于内,用绳系于竹竿之上,高树于瓦檐或天台之上,光亮灿烂,实与明月争辉。”
同书《广州之中秋节二》又载:“广州有竖中秋之举。‘竖’字之义,颇涉不经,亦习惯语也。盖广州屋宇,多有楼台,中秋之夕,咸竖旗于台上,饰以灯笼,富家所悬灯笼,或至百数,砌成庆贺中秋等字。年来有用电灯者,高可数丈,家人咸集于台中,聚饮为乐,而中人之家,竖旗一杆,灯笼两颗,亦自乐其乐。是夕若登高远眺,光芒万丈,不啻琉璃世界也。”

云台花园赏月

云台花园赏月

挂灯笼,营造喜庆氛围,象征团圆意义。“灯”“丁”谐音,故亦隐含“添丁”之意。这与当晚供月的芋头、田螺含义相合。

卖木鱼书与唱木鱼

民国时广州中秋夜,有一种节俗是卖“月光书”,实际是木鱼书。木鱼书是有一定故事情节的木鱼歌唱本,在清末民初十分盛行。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特别为民间妇女喜爱,广为传唱。每逢中秋夕,书坊从木鱼书中选印部分章节,批发给小贩沿街叫卖。
广州人凡事讲意头,尤其忌讳“输”,因而中秋夜卖书者呼“月光书”为“月光赢”,以避不吉。
妇孺多争购“月光赢”,以卜吉凶,此谓“木鱼撞卦”。民国《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二》对此俗有如下记述:“月光书之俗,四乡多行之。虽然月光书数字,颇不明了,惟欲解释月光书之意义,不可不先知粤省之木鱼书。木鱼书者,粤曲之一种,纯用粤语以为弹唱,亦如上海新滩簧之一种也。木鱼书之种类极多,如《客途秋恨》《三娘教子》《蒙正祭灶》等类皆是。月光书者,即中秋夜所卖之木鱼书也。是夕玉兔初升,卖者咸集于道,高呼‘月光赢’不止。盖粤人讳言输,输与书同音,故然妇孺多争购,以卜吉凶。如所购者为《客途秋恨》,则有落魄之兆;如所购者为《蒙正祭灶》,则有先难后易之兆。殆粤人无一而不迷信也。”于是贩书者多拿意头好的书去兜售,人们也乐意购买。

广州中秋的这些旧俗,你见识过吗? || 冯沛祖

中秋赏月之时,又有请盲人乐师唱木鱼之俗。演唱时,不必伴奏,只是用一段刳空了的硬质木头敲击作声,以为节奏。这段木头,俗称“木鱼“。这种演唱形式称“唱木鱼”或“唱木鱼书”。当年情景:“每年庆赏中秋,余家随俗举行赏月会。晚七时至半夜,请一盲人乐师来唱木鱼,邀请邻舍戚友来听……乐师唱木鱼时,以右手弹弦琴,以左手扣侧板自和。”(梁培炽《香港大学所藏木鱼书叙录与研究》引李绍昌教授的回忆)
传统木鱼书名作有《花笺记》、《背解红罗》、《二荷花史》等。《二荷花史》当年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流传甚广。唱到中秋,有这几句:“青春人世原无几,转眼娥眉便带霜。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香。唔信试看天上月,中秋过了就唔光。快活算来该趁早,正唔亏了少年场。”

请篮姑

旧时广州民间在中秋节前后布簸箕祈请仙姑诸神,求解疑难问题。此俗称“请篮姑”。客属地区叫“请菜篮神”,广州的客家人称“扛(请)菜篮姐”。
请篮姑是妇女们的游戏。一群妇女聚在一起,预先准备一个小竹篮放在台上。
请篮姑的仪式由年长者主持,先要请神,燃点香烛,三跪九叩,虔诚礼拜。然后,由一个妇人用手轻抚竹篮,主持者口中喃喃,向天祈祷,不一会儿,那竹篮便微微颤动,接着跳动加速,说明篮姑已经请到。

中秋烧衣拜神

中秋烧衣拜神

这时,若有人问抚篮者:“你是篮姑吗?”那竹篮便连跳几下以示作答。约十分钟后,颤动停止,是为归位。不过,篮姑也并非一请即到。有时,任凭主持者念哑了嗓子,焚烧再多的香烛,也请她不动。有时,篮子又会长时间不停地跳动。据说,这是误请来了”屎坑姑”,赖着不走。

这位“屎坑姑”,也有称作“屎坑三姑”的,是位厕所神。其来历,相传是从前有一个大商家,娶了一位美貌女子为妾。该女子排行第三,人称三姑。富商的大老婆见老公宠爱三姑,不觉醋劲大发,每当丈夫出外,便借故打骂三姑,并罚她去打扫厕所。三姑受不了羞辱,上吊自杀了。死后被上天怜悯,封为“紫姑神”,专管厕所。据说三姑最容易请,但也最难送走。因而过去广州曾广泛流传着一句歇后语:“尿坑姑——易请恶(难)送,”以此来喻指那些死赖着不走的不速之客。
此俗不但广州有,在广东某些地区也曾盛行,仪式略有差异。比如,有些地方是这样“请篮姑”的。
妇女们聚在屋内暗处,不可以随便任人看。
准备好一个竹篮、一件女人所穿的衣服和一个椰子壳。先把椰子壳装进竹篮,再把女衣披在竹篮上,这就是篮姑的代身。
游戏时,两人盘坐地上,各用两手托住竹篮,前面放一张矮凳,大家齐唱《请篮姑歌》:“请篮姑,请篮娘,你系佛山人氏女,你系省城人氏娘。家婆严令吞金死,丈夫严令早辞阳。”篮姑来时,那个竹篮(篮姑代身)便会向矮凳不停地叩头。这时,各人便来请篮姑猜年龄,那篮姑就叩头作答。譬如20岁便叩20下,18岁便叩18下。或问其它的事情,那篮姑亦如是叩头作答。
这些旧俗如今大部分已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