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参加第二届健公书院举办的全国国术邀请赛,很意外赢得了短兵项目75KG级的亚军。
颁奖仪式上
为什么说意外呢?第一个原因是我在第一节的健公国术邀请赛中,初赛一场不胜就被淘汰了下来;第二个原因是我多年来一直练徒手搏击比较多,例如跆拳道、咏春、自由搏击等,兵器除了双节棍之外比较少练。这次短兵比赛前,因为工作生活太忙,也没怎么进行专项训练,但提前一周专门去熟悉了一下比赛场地、护具和规则,加上比赛当天身体状态比较好,在我的自由搏击教练鼓励下,心态也较为放得开,再加上一些运气,最终能杀入决赛。
这次决赛的对手,也就是这次短兵75KG级别的冠军,是上届的亚军,据说此前曾连续三次拿过全国剑道冠军,因为实力的差距就摆在那,我也实在输心服口服。但第二次参赛就能取得亚军,我已经非常开心,荣誉和奖品、奖金都是其次,关键是透过艰辛的参赛过程,增加了经验和信心,并认识了一群同样爱好国术的朋友。
参加第二届健公国术比赛的运动员合影
不少朋友对于短兵这个比赛项目还比较陌生,如果说短兵类似于西洋剑击、日本剑道,大家可能就会容易产生印象了。
短兵是中国国术中的竞技项目,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击剑运动,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但作为一项正式的比赛项目,是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年)第一次国术考试时才出现的,当时的名字就叫“击剑”,为区别于西洋击剑,也称为“中国式击剑”。后来,因为它具有刀剑同体的特点,技术上与西洋击剑明显不同,人们便改称为“短兵”。
此次短兵比赛所采用的安全剑和护具
根据《国术考试条例》规定,民国时期的国术考试包括有套路演练、短兵(可以理解为短棍和刀剑)、长兵(可以理解为长棍和长枪)、散手(现在散打的雏形)、摔跤等项目,这五个项目构成了“国术”的竞技体系。运动员必须先通过拳械套路的测试,当时叫“初赛”,初赛及格后才能参加对抗性项目,可以兼项,也可以只报某一项。其中套路“初赛”采用评判员打分的办法,散手、短兵、长兵、摔跤都是通过对抗性的比赛来决定胜负的。
1930年中央国术馆正式颁布了《国术考试规则》,自此以后,“国术考试”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短兵比赛也随之推广开来。那时,“国术考试”在各地的发展状况很不平衡,套路、散手、短兵、长兵、摔跤等单项的发展水平也不整齐,总的来说,套路演练的参加者最多,其次是摔跤、散手、和短兵,长兵似因为受到器材的限制,始终不能广泛开展起来。一段时间里,短兵发展得相当快,不但在河北、山东、河南这样的国术大省得到广泛开展,在某些相对边远的省份也开展起来。到40年代,短兵已是人们熟悉的武术竞技项目了。
遗憾的是自1953年以后,随着对民间武术活动的清理整顿和对武术运动技术的大幅调整,包括短兵在内的所有的武术对抗项目都被废止了。从此以后短兵销声匿迹,再也没有在中华武坛上露过面。只是在民间,在一些相对偏远的地方,有些人依然保持着对短兵的挚爱,不但私下里坚持活动,甚至还有公开表演和小型赛事。最具代表的就是西北古城兰州,在那里,直到“文革”前夕,短兵运动始终没有停止,“马氏四杰”中的马令达、马明达成为兰州短兵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一段时间里,他们周围聚集一批短兵爱好者。“文革”结束后,从1979年始,短兵和散手同时作为试验项目被推出来,当时北京体院和武汉体院都组建了短兵队,曾在南昌、太原进行过公开表演。然而,散手在艰难曲折的发展中终于茁壮地成长起来,今天已经蔚为大国,成了武术竞赛的主项。不知道原因何在,短兵却在闪露了一下后就匆匆不见了,实验没有被继续下去。
第一届比赛时我(右)与马明达教授(中)、马廉祯教授(左)的留念合影
近年,随着国人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锻炼以及业余爱好的多样性需求增加,短兵、射箭等国术项目亦有逐渐复苏的迹象,各地都出现了不少爱好者团体。但坦率来说,国术的复兴和普及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第一是解决规则的问题,如何让比赛显得更公平,更能展示出参赛者的实力?第二是解决护具和武器的问题,如何保护选手的安全,又能令他们发挥技术让比赛变得更具可观性?第三是段位制度和仪式感的问题,让国术不仅仅限于体育竞技,而像日本剑道、柔道、空手道那样更具本国的文化特质。
主办这两届国术比赛的健公书院是由西北马氏的传人马廉祯(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老师在广州主导创办的国术训练机构,目前主要是开展短兵和射箭的项目。马廉祯老师是个文武双全的传奇人物,还是学习经济出身,既懂专业又懂经营,期望在他与弟子的努力下,能为中国国术重新找到复兴的方向。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