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围绕着粤文化的精确定位去做媒体内容,然后把吸引的粉丝流量引导到自己的电商平台,透过电商平台销售自己开发的文创产品和出版书籍,最后又通过文创产品和出版书籍的线上线下互动和分发,再重新把新的粉丝吸引到媒体平台上。”劳震宇画一个三角形的模型来解释羊城网的商业模式。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在暨南大学创业学院紧张学习的间歇

2017年,劳震宇参与策划创作《粤韵唐诗》在出版一周内被羊城网的粉丝纷纷抢购,首印三千本即告脱销,一个月内再版了三次才勉强满足读者需求,这在近年低迷的出版行业之中可算是一个奇迹。2018年,《粤韵唐诗》还分别被广东省教育厅和广州市教育局推荐为青少年暑期读物,同年销售过五万册,堪称叫好又叫座。

“说实话,在图书出版行业,《粤韵唐诗》的销售回报和出版社给的版税算是不错的了,但对于我而言,最有价值的是读者透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听粤语正音朗诵,为羊城网带来了大量粘性很高的精准粉丝。而基于这本书的内容,我们还为中国大酒店策划了“赏粤”月饼礼盒,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合作的有声画展和读书沙龙,这种跨界合作,品牌亦非常受落。”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在南国书香节中,等候作者签名的读者排了长龙

别的网络平台为了吸粉要烧钱,而羊城网吸粉不但不烧钱,还能赚钱,在获取用户成本高企的今天,这种商业模式无疑为羊城网提供了极强的竞争力,而且这种竞争力还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在2000年创办,一直以本土文化情怀为核心的羊城网,直至2014年才决定商业化转型,而用三年时间就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商业模式,粉丝和利润都急剧增长,这个转型不可谓不成功。

创业的执着心与平常心

劳震宇,暨南大学紫荆谷华商青创领袖研习营第四期学学员,而他更为人所熟知的身份是羊城网创办人。劳震宇出生于广州,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学系,曾在新浪网、广东省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蓝色光标公共关系机构等媒体传播企业任职,现在除了经营自己的羊城网之外,同时在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等媒体担任粤语节目主持人。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毕业于法律系,最终却选择了从事新媒体传播

2011年,他发表的一段微博接近20000转发并引起多个媒体讨论报道:很多内地网友总是指责广州人不应该有莫名的优越感。是的,广州重要不过北京,有钱不过上海,高楼不及深圳,幸福不如重庆……但是,广州有敢自曝其丑的报纸,有敢拿市长开玩笑的网友,有始终坚守的文化和语言,有敢问责于政府的市民,难道这一切不值得广州人自觉优越吗?

2014年,在“粤语日”倡议中,他又讲道:对于中国人而言,无论客家话、闽南话、上海话、藏语等各地各族的语言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广府人而言,粤语亦不仅仅是沟通工具,既是族群身份的认同,更是历史文化的传承。

他对于岭南这片土地及其孕育出的本地文化,有着非常执着的情感,但同时他又有着岭南人特有的灵活思维和务实作风。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他有着广东人特有的灵活思维和务实作风

在紫荆谷课程资本沙盘游戏结束时,赢家欢喜输家愁,那些平日里深藏不露的CEO们此刻都把情绪写在了脸上,显得好懂了许多。对于他们大多数的人来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是最简单又最深刻的商场法则,也最容易触动好胜的神经。

劳震宇有点儿不一样,他却始终在座位上面露微笑,静静地看着周围人们或狂欢或沮丧。这场紧张刺激的商业游戏,在他这里显得有点云淡风轻。主持人要大家发表感言,他对着全场的企业家说:“我这人有点儿佛系,结果其实没看得那么重要。”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尽人事,顺天命。是劳震宇的创业信条。

客观地讲,劳震宇在资本沙盘游戏中失败了,公司在最后一轮之中被收购,功败垂成。记者问他:“您在现实生活中也这么佛系么?”劳震宇说:“尽人事顺天命,那么多商业精英在此斗智斗勇,但赢家只有一个,没能赢到最后是大概率的事情了,我觉得作为创业者应该有这样的觉悟。所以,在沙盘游戏中,关注在过程中能得到到经验和知识更重要。”当记者追着他问:“那假如果现实中,有朝一日是你的羊城网被收购了呢?”

他想了想说:“我觉得这应该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劳震宇讲着讲着,又笑了起来。他爱说,爱笑,声如洪钟,却不带一丝一毫的戾气。在他的身上,很难看出一个企业家对于“胜负”和“金钱”的执念。紫荆谷课程十日,劳震宇总爱小跑着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到目的地后便站姿笔挺,侃侃而谈,颇有几分洒脱之气。既有文人的儒雅,又有武人的挺拔。后来才知道,他除了是一个已经出版了三本书的业余作家之外,还是一个习武二十多年,考了跆拳道黑带和还拿过全国短兵邀请赛亚军的武术搏击运动爱好者。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习武二十多年,至今仍不时参加业余比赛

纵观整个羊城网18年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太多高低起跌,反倒让作为创办人的劳震宇锻炼出一种平常心。

当很多创业者都不断找寻各种机会,向各类风险投资人激情洋溢地讲述着自己的梦想,期望一举透过融资将自己的企业做大做强的时候,劳震宇反倒显得风轻云淡:“在紫荆谷的创业课程,学习了很多关于撰写商业计划和寻求风险投资的方式方法,但却反而让我更清晰明白到,我的企业在现阶段并不应急于融资,现在摸索出的商业模式已经令羊城网拥有持续盈利的能力,如何进一步将粉丝基数做大,如何把产品线扩张,这不仅仅是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即便引入新的投资者,也一定不是财务投资者,而是战略投资者。“

将文化做成了商业模式

羊城网火过很多次。2003年,羊城网(当时的名称为“羊城网友周刊”)是全球首个披露SARS事件的媒体,被人民网评为中国八大知名独立媒体之一;08年,劳震宇和羊城网友发起的保护天字码头免被拆毁的“天字瞳情”网络签名活动,被认为是广州民间史上第一次本土文化保育事件;2010年,微视频《南国泪珠》呼唤广大公众关注广州市政改造过程中对历史建筑和社区生态的破坏;2012年,《舌尖上的粤语》在社交媒体上疯狂传播,半年间播放量过两千万次。

羊城网本土情怀满满,溢出来的都是独立而真诚的浪漫。但是,不赚钱……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在羊城网十五周年的网友聚会上

声名不代表利益,羊城网没有多少收入。偶有的一些广告,在和Google、百度、电商平台等分成之后,最高也就七八千块,只能用来帮忙补贴一下一万余块的服务器租用费。劳震宇说,“我们当时也真的没有看重钱这回事,就是当情怀在做。”彼时,整个羊城网连一个专职人员都没有。

在2014年之前,羊城网对于劳震宇而言,更多是一个寄托情怀和与网友相聚的网络平台,而并非创业项目。

 劳震宇是一个连续创业者。

第一次创业是在2004年离开新浪网之后,但因为太年轻,经验和人脉的积累不足,终结于2006年,后来一直在省广集团、蓝色光标担任职业经理人。

直至2011年,他离开了蓝色光标,再次创业,创办了为本土品牌提供整合互动传播服务的蓝龙互动。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蓝龙互动的初创团队

尽管这次的创业,在专业业务上积累的经验已经非常丰富,并有一定的客户资源为基础,但这种复制自传统广告公关公司的商业服务模式还是很快遇到了发展瓶颈——虽然公司生存不再是问题,但这些基于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业务,可复制性低,自身品牌价值难以提升,媒介和供应商资源难以重复使用,因此无法形成强大的议价能力和竞争壁垒。同时,广告公关行业每年的淡季旺季明显,淡季业务不足而旺季又人手不足,人力资源和客户资源的价值都无法最大化。

反观羊城网,十几年来声名在在外,坐拥本土几十万忠实粉丝,却在商业世界坐着冷板凳,没有作为。

当记者询问为什么羊城网被收购会是一个好结果时,劳震宇说:“这起码说明我做的事情有价值。“为了解决公司的发展瓶颈,也许是为了赋予羊城网更丰富的价值,2014年,劳震宇开始探索羊城网的商业之路。

劳震宇终于为羊城网请来了第一个专职编辑,以微信公众号为运营中心,出内容,吸粉丝,拉广告。因为羊城网多年的品牌沉淀和粉丝累积,令到其商业转型之路还是相对顺畅,将网站和微博原有粉丝逐渐导入微信公众号,打造出内容生产流程和标准,因此10W+的文章一篇又一篇,而伴随着微信用户的扩张,广告收入也越来越多,劳震宇把蓝龙互动原来做品牌传播服务的员工也逐步投入到羊城网的发展之中。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羊城网的“自己友”团队

但很快,到了2015年,随着注册的微信公众号越来越多,而微信用户的数量开始到达顶峰,因此微信公众号的粉丝增长也开始放缓。

劳震宇就想,既然单靠做线上传播增粉难,那么从线下传播入手呢?

他和他的团队想到了过年时广东人大量使用的利是封,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线下传播载体。于是他们就以吉利的粤语俚语作为主题,创作了六款利是封,而每款利是封背后都有一个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即可听到广州知名的主持人讲述每个吉利粤语俚语的典故,并由此成为了羊城网微信公众号的粉丝。

但利是封是需要生产和库存的成本的,之前没有设计、生产、销售的经验,一旦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就只能当作废纸卖给收购站了。劳震宇想,无论如何都要一试,失败了最多把之前赚的钱亏赔进去,但不试的话就是坐以待毙了。

没想到,不仅不亏,还大火了一把——相关文章瞬间斩获十万加阅读量,产品还未进入大量生产,第一批样货就卖光了,直到第三批利是封生产完毕才终于不缺货,一款本土文创如此成功,引来各个媒体纷纷采访,又做了一波免费宣传。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大胆又具创意的尝试,为羊城网开辟一条新道路

回想此事,劳震宇笑着说,“你说我一开始有没有信心?说实话我只有一半。”羊城网经此一役,粉丝暴增了五万多,羊城网的品牌知名度也再次被打响。

这次除了收获了粉丝和知名度之外,劳震宇认为更重要的是启发了他为羊城网奠定了媒体、电商、文创之间相互导流的商业闭环。从此,羊城网在打造粤文化IP的商业道路上一发不可收拾,除了每年设计新的粤语利是封之外,还设计粤语文化衫、明星片、美食地图,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渠道也跟随着技术发展而日益丰富,并吸引了南海渔村、开饭集团、鱼鲜生、中国大酒店、广州轻工集团等本土知名品牌慕名而来寻求跨界合作,《粤韵唐诗》的出版和畅销更显示出羊城网已经把这种商业模式运作得日臻成熟。

把商业做出了文化情怀

尽管劳震宇平时给人一种文质彬彬的儒雅形象,在很多公开的场合里,他的身份和标签都是媒体人、文化人,但在私下的场合里,他更多地强调自己作为一个创业者和企业主的身份。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劳震宇认为,做文化不要避谈钱,钱很重要!

他说,“做文化也要一定有商业模式,否则只能自娱自乐,做不大也做不久。不要避谈钱,钱很重要。”

但当文化和商业发生冲突的时候怎么办呢?“要讲平衡,要懂取舍。但因为这是一种中庸的艺术。所以我没法告诉你一个非常清晰具体的标准,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关键是这件事对于粤文化的传承传播长久来看是利大还是弊大,同时亦不能违反商业伦理。”

这是妥协,也是另一个层面上的前进,中国人讲究内方外圆,方的是原则,圆的是方法,像极了劳震宇和羊城网。

近年国家大力推动传统文化复兴,因此不少的商业项目也打着文化旗号一哄而上,先圈粉后敛财。

劳震宇认为:“只讲文化情怀而没有商业模式,又或是只讲商业模式而没有文化情怀,都走不远。”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在为清远市宣传部作新媒体传播的分享

带着文化情怀去做创业,这是劳震宇的浪漫主义,也正逐步转化为羊城网的核心优势:做文化的人往往不懂做营销,而做营销的人有往往不懂做文化,但羊城网却是二者兼之。

从《南国泪珠》、《舌尖上的粤语》等微视频的创作、到粤语利是封的设计,再到《粤韵唐诗》,《粤韵宋词》的出版,是情怀也好,商业也罢,劳震宇和羊城网肩上从未卸下过传承传播粤文化的担子,这是动力,也是目的,也是金钱之上的未来。 

劳震宇和他的羊城网:将文化做成商业模式,把商业做出文化情怀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著名主持人陈星

当记者问劳震宇:如果粤语最终越来少人会说,甚至某天出现了文化断层,那羊城网还能怎样做下去呢?

劳震宇回答说:“我一直认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如果你相信你做的是对的,那更要相信对的事情终会成功。何况我对这个事情一点都不悲观——使用粤语的人口亦高达1.2亿,遍布世界各地,聚居地无不是富庶的地方,而尊重多元文化并存也已经是一种普世价值和一种社会趋势,随着国家对于复兴传统文化政策的推行以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粤语也将在未来将担当着更重要的角色——传承传统文化的语言载体和连结各地华人的文化桥梁。

而作为一个资深的连续创业者,劳震宇在暨南大学紫荆谷华商青创领袖研习营学习,得到最大的收获又是什么呢?劳震宇想了想,回答道:“不仅仅是认识了别人,而是更清楚地认识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