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无论老城区定市区,最多几条街,肯定会有间7-11、全家、OK…便利店随处可见,对广州人嘅生活提供咗唔少便利,但系我始终忘记唔到,以前屋企楼下嗰间士多店

 

“士多”,即小卖部,英文“Store”的译音。上世纪80年代,士多在香港很普遍,当地人受英文化的影响,习惯以英文“Store”对其称呼,渐渐地,这个颇具特色的称呼从香港传入广州等沿海地区,并沿用至今。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1995年,一年级 

 

屋企楼下嗰间士多,从我返学、放学、瞓觉,几乎成日都开住,未见过佢关门。最开心嘅应该都系阿妈,就算冇油炒菜、冇糖煲糖水,阿妈都可以第一时间点我去买。

 

油酱醋,呢间士多店从来都唔会缺货!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士多店就是袖珍版的百货公司,如香烟、零食、白酒、啤酒、饮料、雪糕、甚至日用品和电池等等的小百货,都一应俱全。盐油酱醋这些厨房必备品,士多店也有散卖,对于急用、和不想走远路的人,士多店都是最佳选择。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1997年,三年级 

 

每日朝早,阿爷饮完茶,都会去士多店,同士多店老板陈伯捉棋。中午返屋企食完饭、瞓个晏觉,起身又落去同陈伯捉棋。

 

每次放学返到屋企,嫲嫲都会好嬲:“快啲落去叫你阿爷上嚟食饭,成屋人等佢!”

 

而每次,阿爷都会话:“伯爷婆识咩啊!我同阿陈呢一世都系宿敌啊!”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闲暇时候,街坊邻里也会不约而同地来到士多门前,喝喝茶,吃上几粒鱼皮花生,聊聊家常,谈天说地,很是一种平凡和实在的生活放松。如此一来二往,士多店主就变得和街坊们更默契了,这种感觉正如电影故事《七十二家房客》里描述的邻里关系一样——生活化、平民化、有人情味。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1998年,四年级 

 

每日喺学校学咗几个新嘅英语单词,放学之后我都会第一时间去士多店搵陈伯,背畀佢听。陈伯唔识英文,但佢见到我哋班细路认真读书,佢就会请我哋饮沙士,人人有份!

 

以前嘅沙士特别大支、特别多气,每次都饮唔晒!陈伯就会畀个胶袋我哋,装返屋企饮。阿妈见到,都会好嬲!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士多店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其中零食类更加不占少数,因此每逢放学时间,士多店总会堆满学生,购买零食。雪条、汽水、唇膏糖有时甚至供不应求。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2003年,初三 

 

叛逆期,学好学坏就一瞬间。嗰时觉得读书好辛苦,所以成日同班朋友去玩,仲学人食烟仔……

 

一日,去士多店买烟,点知陈伯话:“你老窦唔系食开呢只嘎喔!”我话,老窦转咗口味。陈伯话:“叫你老窦自己落嚟买!”情急之下,我走咗。

 

夜晚返到屋企,阿爸阿妈已经坐喺厅,准备“矫正”我!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2005年,高二 

 

虽然已经大个咗,但系陈伯依然会请我哋班读紧书嘅靓仔靓妹饮沙士,而且我可以一次饮晒了。

 

一日,陈伯同我哋讲,士多店开到暑假(六月尾)就关门了。陈伯要搬去同仔女一齐住,安享晚年。

 

最后一个月,陈伯继续正常入货,但系半价出售,陈伯话,当送份大礼畀街坊。一个月之后,陈伯真系走咗,亦都系我第一次见到士多店拉埋铁闸。

 

一个80后的“士多回忆录”

随着老城区高速发展,很多士多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士多文化早已成为广州老城区街坊平民化生活方式的一种组成部分,它仍能以其恰当的角色存在于我们这座生活化、平民化的城市之中。

 

 

 2017年,奔三 

 

搬出嚟住,已经10年了,偶尔返旧屋睇下,一班旧街坊几乎都搬走晒,陈伯间士多店唔知转咗几手,依家开咗间情趣用品店。

 

唔知几时开始,我都习惯咗去7-11买汽水。虽然仲有唔少士多店,不过7-11仲多!而且,好多士多店“只收现金”,对我嚟讲,更加不便!

 

谈笑之间,我同阿爸阿妈讲:“不如你哋都开间士多,过下日神啦。”阿爸话:“唔使预我,做几十年嘢做未做够皮啊!我去饮下茶好过。”

 

又系嘅,依家通街都便利店……

 

本文作者:不肯透露姓名的29岁单身男青年